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丽江市打造“立体农业”——

间作套种增效 林下地头掘金

近日,华坪县中心镇河东村启动芒果林下红薯种植示范项目,红薯种苗被精心移栽到108亩芒果林下。在技术培训现场,种植能手不仅详细讲解了红薯移栽、管理的理论知识,还来到田间地头向农户介绍芒果林下种植红薯的技术难点,手把手传授移栽间距、深度、覆土等关键技术。“我们种了雪山蜜薯和西瓜红两个品种,有了专家们的技术支持,今年丰收有希望了!”河东村丽品芒果种植园管理员徐成龙信心满满。

据介绍,丽江市农业农村局大力支持芒果林下红薯种植示范项目,提供了10万株红薯种苗和肥料。这种立体种植模式巧妙利用了芒果林下的土地资源和光照条件,不仅能抑制杂草、保水保湿,提升生态效益,还能为果农带来额外收入,实现“一地双收”。中心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人员陈朝静介绍,今年全镇计划推广林下红薯种植3000亩,目前示范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亩,后续将持续跟进指导,让“林上套林下”的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新引擎。

林果产业大县永胜县将间作套种技术运用到支柱产业沃柑种植中,积极向农户推广在沃柑林下套种矮秆、短季作物的技术,弥补了沃柑种植前3年挂果少、收益低的“空窗期”,实现“以短养长”。

永胜县百果园有限责任公司种植沃柑400余亩,在发展沃柑产业的同时,公司在沃柑地里套种小葱、洋葱、大蒜等矮秆作物。“这些作物一年可种多季,每亩地每年仅套种作物的收入就有2万多元,大大降低了沃柑种植成本。”公司负责人李仕彬介绍,间作套种提升了前期效益、降低了成本,有助于田间管理,让种植户的节水、节肥、控湿事半功倍,通过科学布局和调控实现了“一田多收”“一年多收”。

从华坪县的芒果园到永胜县的沃柑林,丽江市各地因地制宜,广泛应用间作套种技术,让有限的土地产生多重效益,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除了华坪的“芒果+红薯”、永胜的“沃柑+小葱、大蒜、洋葱”外,西瓜地里套种辣椒,石榴、沃柑地里套种花生、摸摸香、贡菜等模式也在丽江部分乡镇广泛推广,特别是在林果育苗期间,间作套种技术的应用更为普遍。

通过大力推广林下经济和间作套种技术,丽江市向空间和时间要效益,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更多产值。精耕细作的“立体农业”模式既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单一作物的种植风险,显著提升了种植综合效益,也实实在在地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本报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黄庭芳 刘皋

  • 房屋共享 体验独有

  • 全民健身燃动夏日

  • 报头

  • 间作套种增效 林下地头掘金

  • 生态美 产业兴 民族亲

  • 省美协文艺轻骑兵基层行走进个旧

  • 电影《翠湖》对话活动在昆举行

  • 保山市对外传播交流平台上线

  • 怒江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

  • 昆明普洱两地小学开展美育共建活动

  • 来云南共享四时之美

  • 群防群测 高效联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