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开放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南亚

为“来自星星的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尼泊尔残疾人特殊学校与康复中心(SSDRC)创始人萨比塔·乌普雷提。供图

2009年夏天,加德满都山谷烈日炎炎。在国家残疾人基金会康复中心工作的萨比塔,第一次走进巴克塔普尔市的棚户区。破旧的屋里只见一个8岁男孩被用绳子拴在角落,浑身脏兮兮的,眼神空洞地盯着蚊蝇飞舞——他因自闭症被家人用绳索“管教”,像一株在阴影里瑟缩的野草。

“他本该在阳光下奔跑。”萨比塔攥紧手心。接下来7天,她跑遍全城寻找救助机构,得到的却只有学校的拒绝和“国内目前没有自闭症教育机构”的答复。

回访时,她再次恳求男孩父母解开绳索,对方却犹豫不决:“解开绳索怕他跑丢,更怕他伤人……”在萨比塔的坚持下,绳子解开了。出人意料的是,男孩没碰她递来的面包和糖果,却踉跄着扑向垃圾堆,抓起一张废纸反复看——那一刻的画面像针,扎进萨比塔的心里。

“我必须做点什么。”第二天,萨比塔毅然辞掉了安稳的工作,打算投身自闭症救助,帮助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

萨比塔的人生本有另一条轨道:以一等成绩考入加德满都的大学,之后做了7年中学教师,又进入康复中心工作。然而,自闭症的知识空白得像堵墙,迫使她扎进书堆自学,还参加了6个月的专业培训。2010年,萨比塔用积蓄和嫁妆,在加德满都租下民房,挂上了“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与康复中心”的木牌。

现实却泼来冷水。第一年仅5名孩子入学,有人诬陷她“利用孩子赚钱”。但她不曾放弃。萨比塔坚持挨家拜访,向家长普及自闭症知识,渐渐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公众对自闭症的认知一直滞后。”萨比塔坦言,“自闭症患者缺乏基本自理和沟通能力,许多家长也早早放弃了引导。他们其实应该早点寻求专业救助。”

努力有了回响。随着接收的自闭症儿童逐渐增多,萨比塔开始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布置学习环境。在这里,每位教职工都得经受专业培训,每天接送孩子们上下学,从认字母、辨颜色、搭积木到学说话,用专业和耐心一点点凿开孩子们封闭的世界。

学校为3至7岁的孩子提供教育,直至13岁。孩子们全天参与康复训练与学习活动,目标是掌握生活技能、提升自理能力,同时学习读写,为融入社会、独立生活打基础。

自创办以来,学校坚持免费服务——家长可按经济能力自愿支持,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则享受全额资助。当第一个孩子画出歪扭的太阳,当沉默3年的女孩喊出“妈妈”,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主动找上门。如今,“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与康复中心”已开设3家分校,接收过500多名孩子,目前60人在校。

“国家勇敢女性”“社会服务勋章”“国家青年人才”……这些年,萨比塔收获了不少荣誉,但她最珍惜的是孩子们塞给她的纸折的星星。

尽管未曾生育,萨比塔却成了许多孩子口中的“妈妈”。谈及毕生投入的自闭症救助事业,她语气里满是自豪,却也藏着忧虑:“尼泊尔自闭症儿童数量逐年增加,但受限于师资和经费,我们暂时无法接收更多孩子。”

她一遍遍呼吁:“希望政府能接过这根接力棒——每个生命都不该在角落里独自枯萎。”

本报记者 郭瑶

  • 铺就中老邻里友谊路

  • 为“来自星星的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 报头

  • 拓展入境消费新空间

  • 经天保口岸进口水果激增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