俐侎人是聚居于永德县境内的彝族支系。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俐侎村寨的基础设施、教育条件大幅改善,村民们意识到,想过上更好的日子,就要学好普通话,打开更广阔的发展之门。
近日,在永德县亚练乡塔驮村的院坝协商会上,20多位村民代表、政协委员、教师围坐一圈,就推广普通话展开热烈讨论。
“以前在外打工,人家说话我们听不懂,因交流不畅影响了打工做事。”村民字正宏道出了这个俐侎村寨曾经的困境。
“让娃娃们回家当小老师!”永德县政协委员杨仁海率先抛出“金点子”。他建议依托学校平台构建“家校协同体系”,推行“小手拉大手”行动,让学生带动家长一起学普通话。
“说普通话真的能改变生活。”字正宏掏出手机,展示妻子用普通话直播卖茶的视频,“以前茶叶卖不出山,现在直播间里全国观众都能买。”
“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发展,也是人的素质提升。”三位村支书当场表态,承诺从自身做起,在会议、工作汇报中使用普通话,并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开展政策宣讲与通知播报。
热烈的讨论中,大家决定,通过电商直播、演讲比赛、宣讲队伍建设、氛围营造等形式,让普通话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同时,开展家校“小手拉大手”、农村大喇叭普通话播报、公职人员规范用语示范、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带动等活动,营造全民学普通话的氛围。
“今天的院坝会,既解决了实际问题,更凝聚了发展共识。”塔驮村宣传干事杨芳兴奋地说,“今年的桑沼哩节,咱们要用普通话大大方方地把塔驮村推介出去,让更多人走进塔驮村。”
本报通讯员 魏江跃 杨丹 鲁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