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水富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化厂房内机器轰鸣,智慧生产线高速运转,满载货物的车辆有序进出,一派繁忙景象。
在品鑫能源(水富)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刚刚生产下线的锂离子电池正在进行产品质检,即将发往国内外市场。“去年项目开工4个月就实现总产值3361万元,今年上半年总产值基本突破4000万元,明年还将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公司总经理黄国文介绍,云南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抓发展的良好氛围、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公司落地水富投资兴业的最大底气。项目签约以来,水富市提供专班化、保姆式、全天候服务,同企业携手共进,增强了公司扩大投资、加速达产的信心和决心。公司三期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5亿元。
品鑫能源是入驻水富经开区的14家新能源电池企业之一。2021年以来,水富经开区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布局,引进了云南中晟、锂宸、云天墨睿等科技企业入驻园区发展,形成了涵盖石墨负极、硅氧负极、磷酸铁锂正极、锂离子电池等在内的产业集群,成为全省十大新能源电池材料特色园区之一。
水富地处云南“北大门”,拥有水富港等独特优势,是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前沿和窗口。近年来,水富市深入推进“港、园、城”融合发展,以水富经开区园区经济为支撑,优化发展环境,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打造长江上游新能源材料产业创新高地。
为加快园区经济发展,水富经开区坚持专班专办、挂图作战,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坚持创新发展,完善土地、林地、环评等要素保障;坚持优化环境、内培外引,以大开放促进大招商、带动大发展。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55家,其中规上企业20家,去年工业总产值突破97亿元。
“今年上半年,水富经开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新能源电池及配套产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4亿元,同比增长一倍。”水富市工信商科局局长杨瑞宽介绍,通过大抓园区、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产业,水富经开区新能源产业产值已从2021年的3.57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8.6亿元,4年增长了421%。
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中,水富市采取“总指挥部+分指挥部+专项工作组”扁平化管理模式,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张作战图、一个专班”服务项目建设。“瞄准千亿级园区目标,我们先后与14家企业签约新能源电池及配套项目17个,在谈项目超20个。”水富经开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海说。
创新驱动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水富经开区坚持产业布局与人才链建设同步推进,创新构建“五中心一平台”服务体系,成功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工业企业人才创造科技成果335项,科技研发投入蝉联昭通市榜首,新能源电池产业产能已跃升至全省前列。
本报记者 沈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