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 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丽江中药材全产业链半年产值达12.98亿元——

苗壮根深 枝繁叶茂

在丽江,一片片土地上生长着承载增收希望的药材。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太安乡,云当归舒展油绿叶脉;古城区七河镇,滇重楼茎秆挺立郁郁葱葱……从示范园到仿野生基地,一幅药材茁壮、产业兴旺的画卷在青山沃野间铺展。

上半年,丽江全市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达12.98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领跑全省。一场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协同”的产业变革,让玉龙雪山下的“土疙瘩”变成了“金招牌”。

“以前种洋芋,20亩地挣不到5万元。现在种当归,年收入超过30万元。”太安乡太安村六组村民和月兴的喜悦溢于言表。在太安村,过去粗放种植,当归亩产仅800公斤。如今,村民们在龙头企业指导下开展标准化种植,亩产高达1.2至1.5吨,亩产值可达1.5万元。全村300多户群众,去年100多户种当归,今年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平均每户种植10亩。

增收账本的背后,是丽江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机制的强力支撑。丽江市制定印发关于建立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机制制度的通知,由市长任总召集人,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专班,对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与协调,推动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工作。上半年,丽江市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12.26万亩,占比达40.1%。

丽江振全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是当归种植龙头企业,公司自有基地1000亩,带动农户种植1万亩,标准化种植面积逐年提升。“我们还联合科研机构培育新品种,举办50多期培训班推广标准技术。”公司总经理和全介绍。

加工环节的爆发式增长是产业发展提速的关键引擎。上半年,丽江市中药材加工产值达4.98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链主企业”云南白药集团丽江药业有限公司产值2.5亿元。公司董事长赵勇介绍,公司聚焦种业创新,围绕云木香、云当归、滇重楼等特色品种,形成标准化技术规程,产地加工、趁鲜加工、饮片加工市场稳步推进。当前,正按照“一乡一品”“一品一链”“集链成群”思路,加紧建设玉龙县太安乡当归仓和鲁甸乡木香仓,近期投用后,将改变原料外流现状,以此实现“加工留在云南、交易留在云南”,推动产区集散地功能升级。

今年初,位于鲁甸乡鲁甸村讯上一组的云南白药数智云药(鲁甸)中药材产业园揭牌,目前,鲁甸木香产地仓工程在产业园区内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依托该平台,种植户将获得采购、加工、仓储、金融等全周期服务,形成“不愁卖、价更优”的收益闭环。

今年,云南白药上海优乐佳日化工厂落户丽江。同时,云南白药丽江药业公司计划9月完成建设并投产保健食品5个剂型18个品种、日化系列19个品规产品,年内还将取得灵芝软胶囊、人参软胶囊、西洋参软胶囊等保健食品生产批文,同步推进咖啡固体饮料、天麻蜜片、茶浓缩液等产品生产许可增项。

当前,《丽江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年)》已完成中期评审,产业路径愈发清晰。今年南博会上,丽江木香签下188万元的哈萨克斯坦订单;振全生物正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挖掘纳西医药宝库;随着云南白药丽江药业公司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线的投产,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将为上下游产品提供技术支撑。

当政策、标准、加工、数字深度咬合,丽江中药材的“破局之路”越走越宽,从雪山林海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本报记者 李铁成 和茜

  • 顺丰松茸全货机运输量持续攀升

  • 苗壮根深 枝繁叶茂

  • 纪录电影《东方的河》入选中国文联2025年重点创作目录

  • 报头

  •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

  • 王宁王予波与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会谈

  •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绍

  • 精准施策破堵点金融活水润民企

  • 为您导读

  • 云南绿电绿证服务平台上线

  • 山林披绿又生金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