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玉溪市一体推进学查改,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各级领导干部下沉一线,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件件挂账、一项项销号,让整治成效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
今年4月之前,挣钱就顾不了家的难题始终困扰着家在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苏斌。他常年在浙江打工,只有过年能回家几天。如今,他在离家不远的云南正大公司工作,每月能回两次家,既方便照顾家人,薪资福利也十分可观。和苏斌一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新平人越来越多。新平县以破解“就业难”为立足点,紧扣“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设,精准摸排镇域居民需求,深挖企业就业吸纳潜力,联合仙福钢铁、正大、神龙等重点企业,推出“党群聚力 ‘职’等你来”项目,新增就业岗位2200个,实现本地居民3000余人稳定就业。
玉溪市党员干部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作风建设的检验标准,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民之策、利民之举、惠民之效,推动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一线解决。
易门县铜厂乡里士村委会村民主要依靠一座2002年建造的吊桥出行,2024年旧桥拆除重建,新桥因资金问题没能建成,法峨村民小组322名村民出行成了难题。易门县委常委班子成员下沉村组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将该问题纳入常委班子“问题清单”,并组织县交通运输局、县财政局等单位制定措施、倒排工期,争取协调资金保障项目推进。今年5月19日新桥建成通车,大幅提升了群众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玉溪市坚持“开门”查摆问题,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采取实地调研、接访接诉、民情恳谈、干部谈话等方式,通过“玉溪评议”“民生诉求服务一体化平台”等线上渠道,全面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创新建立重点地区“民情下访”“廉情联系”工作机制,选取11个村(社区)作为试点开展“遍访”,充分倾听民意。红塔区通过“局长走流程”“周三夜市”等形式,畅通综合性事项办理渠道。易门县聚焦基层治理难点堵点,打造“枫桥小屋”,开设居民家门口的“解忧杂货铺”,让居民的困难就近就便得到解决。峨山彝族自治县甸中镇组织开展“我说你改”大整治,开展“群众点评”100余次,及时抓好各类问题整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