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人 大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永德县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民呼我为”工程——

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

今年3月,永德县永康镇康平社区居民反映,负责垃圾清运的企业在清运该社区新家园组的垃圾时,仅清运垃圾箱里的垃圾,对溢出垃圾箱的垃圾以及掉落的垃圾未彻底清理,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

了解情况后,康平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通过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与该公司永康片区负责人取得联系。经过多次协商,垃圾清运人员在清运时,不仅认真清扫了地面掉落的垃圾,也提高了清运频率,并对村民倾倒建筑垃圾问题进行了约束。

近年来,永德县不断创新民意收集方式,提出“站长”“室长”负责制,由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分片挂钩联系,通过巩固强化人大代表工作站“站长”统筹协调的能力水平,覆盖提升人大代表联络室“室长”民意收集质效,有效推动各级人大代表接访渠道畅通。

在日常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站长”“室长”和人大代表带着问题深入群众,通过“固定征集+巡回流动征集”“定期征集+常态征集”方式,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群众反映诉求也从观望变得主动。

这也成为永德县不断优化升级“民呼我为”工程的有效举措。目前,各乡镇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征集活动,形成制度并坚持下来。

“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的声音能及时传递到我们这里,群众的问题得到及时反映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矛盾就能在萌芽状态化解。”永德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2020年试点到2025年的持续深化,永德县“民呼我为”工程不断优化升级,不断探索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新模式,不仅注重当下问题的解决,更着眼于建立长效基层治理机制。

2025年,永德县人大常委会将“民呼我为”的重点聚焦于基层社会治理,推行“双向征集”模式,以德党镇人大代表为民服务工作站为试点,组织部分驻地人大代表开展“民呼我为”代表常态化轮值,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民意直通车”。

永德县人大常委会依托全县代表活动阵地,搭建民意收集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推动问题在基层解决。对于征集到的群众意见建议,从县人大常委会到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均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交办、督办,形成工作闭环。“我们对办理不满意的意见建议进行跟踪督办,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崇岗乡人大主席说。

同时,永德县人大常委会通过组织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开展专题询问、代表专题培训等方式,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确保“民呼我为”工程持续发挥实效。通过“民呼我为”工程,永德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不断发力,切实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本报记者 谢进 通讯员 崔蓉蓉

  • 深化立法机构交流 讲好中国民主故事

  • 报头

  •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关于我省资源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 云龙县人大常委会多措并举深入贯彻实施代表法

  • 永善县人大常委会创新理论学习形式

  • 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