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禄
边疆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展示国家实力和形象的窗口,是国家重要的国土和生态安全屏障,在国家发展、安全战略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边疆、情系边疆,高度重视边疆治理工作,先后提出“治国必治边”“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边疆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云南民族众多,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边境安全。可见,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方略。
边疆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边疆治理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对边疆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边境安全,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边疆治理的强大合力。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都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任务。回顾新中国边疆治理的历史,我们党创造性地把统一战线运用到边疆治理实践中,在推动边疆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在边疆地区的执政基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边疆治理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重,迫切需要发挥统一战线在边疆治理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促进边疆地区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更好发挥统一战线在边疆治理中凝聚人心的作用。边疆治理的本质是认同问题,即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增进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度,认同度越高,对国家的忠诚感和归属感越强,边疆就越稳固。所以,要使边疆治理从党的政治主张变为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行动,需要共同理想的感召、共同目标的激励、共同利益的维系,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人心的凝聚。统一战线工作作为党的特殊群众工作,说到底是做争取人心的工作。统一战线工作要在边疆治理中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就是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作为统战工作的主责主业,做深做实各领域统一战线成员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更好地服务和推进边疆治理。
更好发挥统一战线在边疆治理中凝聚共识的作用。边疆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多元社会,自然环境多元、生产方式多元、生活方式多元、思想文化多元等。在多元社会中,如果没有一个管用的机制进行必要的整合,社会中的多元个体和群体就会出现离心倾向,导致社会的混乱。边疆治理就是对边疆多元社会进行整合的过程。统一战线要在边疆治理中发挥凝聚共识的作用,就要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进一步彰显政治协商优势,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努力把党的主张转化为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共识和自觉。
更好发挥统一战线在边疆治理中凝聚智慧的作用。边疆治理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边疆问题的过程。边疆特殊的地理区位、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等决定了在边疆治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许多改革难题、发展课题、矛盾问题需要破解。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许多统一战线成员具有深厚的学识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议政和协商能力。统一战线要在边疆治理中发挥凝聚智慧的作用,就是要引领和支持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心怀“国之大者”,把统一战线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的智慧凝聚起来,聚焦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边境安全积极献计出力。
更好发挥统一战线在边疆治理中凝聚力量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边疆的特殊性决定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的任务之一在边疆地区;同时,治理的本质决定了边疆治理应该是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协同治理。统一战线要在边疆治理中发挥凝聚力量的作用,就是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着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汇聚起各方面同心为推进边疆治理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秘书长、副教授;本文系2025年云南省决策咨询研究课题“进一步提升统一战线在边疆治理中的政治作用研究”(课题编号:2025—9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