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教卫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丽江:“行走的思政课”探索育人新范式

近年来,丽江市教育体育局将思政教育与地方特色文化深度融合,以实践为导向,打造出全国首个思政研学品牌“天雨流芳·家国同心”,构建具有丽江特色的行走思政课体系,实现思政教育从“课堂说教”向“实践育人”的跨越式升级。

2025年4月27日,“天雨流芳·家国同心”行走的思政课在丽江古城拉开帷幕。200多名学子立于“天雨流芳”牌坊前齐诵《一滴水经过丽江》,在字里行间触摸家乡文脉。木府深处,情景剧重现民族交融史诗,东巴象形文字在笔尖流转,万卷楼前玉音台学子齐唱《爱国歌》。丽江市同步开发“数字木府”小程序,上线东巴文教学等28个数字资源包,制作研学实践手册并将其纳入全市大中小学课程体系。通过场景化教学重构认知路径、交互式体验深化情感认同、数字化赋能拓展教育边界,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思政教育新生态、“行走·对话·内化”的创新教育链,打造沉浸式教学闭环。

在丽江市实验学校,“红石榴工作站”让民族团结教育绽放新蕾。老师带领“小石榴”讲解员走进烈士陵园缅怀先烈,通过百期原创视频讲述本地民族团结故事。

从华坪女高党性教育的沉浸体验,到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历史追寻;从张桂梅事迹陈列室的静默沉思,到烈士陵园祭扫的庄严宣誓,丽江市一中学子在“榜样的力量”研学中完成精神洗礼。

在丽江师范学院、丽江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师生实地走访丽江古城、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区。通过同讲思政课,学子们感悟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历程中的磅礴伟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同。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构建“1+4+N”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必修课筑牢理论根基,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融媒体宣传多维渗透,让文化自信与国家安全意识在实地感悟中交融共生。

6月23日至30日,丽江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开展“铭记英烈事迹,传承英模精神”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宣讲活动。活动覆盖全市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及职业院校,宣讲团由英烈英模亲属、教育工作者组成,他们深情讲述张桂梅、杨尚志、李烈三、和学武、和志虹等丽江本土英烈英模的感人事迹,为5000余名师生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红色精神洗礼。

当课堂延伸至历史现场、田间地头、产业一线,思政教育从“说理”走向“践行”,“行走的思政课”正成为丽江教育改革和思政建设的闪亮名片。

本报通讯员 侯俊

  • 农科小院驻乡间 富民产业香又甜

  • 云南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曲靖开赛

  • 会泽:绿肥科技赋能高原特色农业

  • 报头

  • 专家学者共商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 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校务工作联盟在昆成立

  • 省内外专家聚昆研讨中医妇科新路径

  • 丽江:“行走的思政课”探索育人新范式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