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昆明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禄劝县依托省级国土绿化示范项目——

高山峡谷添新绿

一架载重80公斤的无人机腾空而起,稳稳吊挂上百株青翠的容器苗,将其精准投送至海拔1800米的造林点……8月15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在翠华镇、撒营盘镇、汤郎乡的陡峭山地上,首次将无人机运苗技术规模化运用于2025年省级国土绿化示范项目。

今年,在昆明市林草局的全力支持下,禄劝县争取到云南省昆明市2025年省级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将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人工造林2000亩、“四旁植树”10万株、森林抚育1.23万亩。

在禄劝县,金沙江、普渡河沿岸地势险峻。传统人背马驮的运苗方式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无人机技术突破了金沙江、普渡河干热河谷及高山陡坡的运输瓶颈。在造林现场,工作人员用专用捆扎带固定树苗,操作员通过高精度定位规划航线,无人机沿预设路径自主飞行、精准投送。这套“智能运输+精准种植”一体化模式,解决了地形、气候对传统造林的制约,将原本需多人多日完成的任务压缩至几天。

项目启动时,禄劝县林业和草原局主动对接翠华镇头哨村委会,聘请35名脱贫群众参与人工挖树塘。每人每天120元,工期一个月,带动户均增收3600元。同时,将绿意延伸至千家万户,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土地的“四旁植树”10万株项目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实施,直接补助村委会每株50元。在9个乡镇21个村,5.28万株蓝花楹、云南樱花等美化树种扮靓道路水岸,4.72万株苹果、甜杏、蜂糖李等经济果树扎根农户房前屋后。

今年,以云南省昆明市2025年省级国土绿化示范项目为支点,禄劝县撬动总投资2500万元的林草生态建设大盘,包括生态修复9.65万亩、义务植树140万株、守护古树名木6844株、林草有害生物防治0.5万亩。通过“智慧+绿色惠民”实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植于昆明北部水源涵养区的高山峡谷间。

本报记者 王琼梅

通讯员 刘波 段飒飒

  • 旅居嵩明,共享宁静美好

  • 淬炼昆明文旅新IP

  • 报头

  • 昆明高新区东区“标准地”区域环评顺利通过

  • 云南民族文化艺术节在呈贡举办

  • 高山峡谷添新绿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