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段毅 段晓瑞) 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第二批省级物流枢纽和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分别是:马龙区省级物流枢纽、腾冲(猴桥)省级物流枢纽、永平县省级物流枢纽、临翔区省级物流枢纽;嵩明县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宣威市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江川区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景东县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此次纳入建设名单的4个省级物流枢纽、4个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辐射范围较广,相关枢纽(基地)能够有效对接全省、全国范围乃至周边国家物流网络,有力带动区域物流和相关产业转型发展,促进物流产业提质降本增效。例如腾冲(猴桥)省级物流枢纽与省内昆明、保山、瑞丽和境外缅甸甘拜地、密支那等物流节点联动发展,基本形成境内境外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国际物流网络。集聚效应较强,相关枢纽(基地)位于资源或产业集聚区,具有整合物流各环节、融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能力,有助于推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例如宣威市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依托宣威市生猪及火腿产业基础,聚焦培育全链条、多业态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国际绿色农副产品商贸流通集散基地、全国优质火腿及肉制品冷链加工基地、滇中生鲜农产品战略保供基地。服务功能较优,相关枢纽(基地)物流基础设施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具备一定的供应链服务集成、多式联运转运组织能力,能够实现物流跨区域网络化运营。例如马龙区省级物流枢纽依托区域先进制造业、硅光伏等产业基础,持续推动物流与制造业创新融合发展,目前已具备大宗商品集散、清洁能源运输、多式联运组织等能力,50公里半径范围内可服务曲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陆良、寻甸等产业园区。
截至目前,省发展改革委已累计发布2批次共18个枢纽(基地)建设名单。截至2024年底,首批5个省级物流枢纽累计完成投资约54亿元,入驻企业339家,年度完成货物吞吐量约4500万吨;首批5个省级冷链物流基地累计完成投资约65亿元,合计建成冷库库容25.79万立方米,入驻企业575家,年度完成货物吞吐量约250万吨,低温仓储技术、全程温控系统和专业冷链运输装备等得到广泛运用,冷链物流全程服务质效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