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喻劲猛) 近年来,昆明市深入推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保障作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优机制,构建知识产权创新生态。昆明市修订《昆明市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条例》,出台《加速昆明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全力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订单式专利技术开发等工作,不断探索产学研融合发展新路径。借助“科技入滇”等平台,积极推动国家和省级实验室、重大科技设施、技术创新中心等落地昆明。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发明专利有效量达2.7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0.95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9件,有效注册商标36万件。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400家,位居全省第一。
严保护,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链条。持续开展“打假护牌”等专项执法行动,参与“一带一路”中老铁路沿线城市、西部10个省会城市、全国12省21地市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在昆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法庭”“知识产权保护诉调中心”,推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建设,知识产权大保护、同保护、快保护、严保护格局初步形成。
强保障,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建设。推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制,形成市、县(市、区)两级联动的服务网络,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发挥昆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新区、经开区3个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作用,以专利导航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交流,连续承办7届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协作会议,与7个国家35个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建设了3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举办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南亚东南亚国际知识产权创新合作研讨会。
下一步,昆明市将持续在谋创造、促运用、严保护、优服务、强管理方面下功夫,努力将昆明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