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民生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永平县用好四项机制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本报讯(通讯员 段先武 张聆莉 记者 李海球)永平县用好党政同责等四项机制,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今年以来,全县信访部门及时受理率达100%,申诉类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5.5%,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10余件,多数信访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该县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制度,充分发挥好社情民意“晴雨表”功能。县委主要领导不定期主持召开工作调度会,对热难点信访问题、重大涉访风险隐患进行专题研究,协调、督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去年7月,永平县委主要领导接访群众。家住博南镇银江社区的陈某反映,其居住的小区经常停水。永平县住房城乡建设局、供排水公司等单位人员现场排查并制定了改造实施方案,通过增设加压泵等措施解决了供水问题。

永平县坚持用好源头预防机制,深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加强信访矛盾排查、预防、疏导等工作,对信访问题实行日常研判、综合研判和专项研判,充分发挥“书记院坝协商会”和“人民调解”职能优势,实行多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的信访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从源头减少信访问题产生。

同时,该县坚持围绕信访工作法治化主题,将信访工作作为党性教育内容纳入党校教学培训,近年来,开展《信访工作条例》专题宣讲12场,举办“永平县矛盾风险化解能力提升暨2025年度人民调解员培训班”,在全县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永平县坚持用好闭环管理机制。县委社会工作部(县信访局)牵头抓总,及时汇总梳理群众信访诉求和人民建议征集情况,及早发现群众关注的热点需求,努力做到接访一个诉求、解决一批问题。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畅通信访渠道。针对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建立问题清单,不断推动案结事了人和。今年以来,县级领导接访下访群众176批次179人次,推动化解群众揪心事、烦心事111件。

  • “少年儿童之家”暖童心

  • 织密“健康网” 当好“守门人”

  • 家门口就医 便捷又实惠

  • 报头

  • 宁蒗县组团式帮扶夯实民生保障基础

  • 永平县用好四项机制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 青山有“颜值” 民生有“温度”

  • “阳光幸福驿站”欢乐多

  • 隆阳区:“骑手友好社区”温馨相伴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