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20时许,宁蒗彝族自治县翠玉乡接到汛情预警后,“一站救”应急救援队伍迅速响应,10分钟内完成集结,30分钟抵达现场。队员们通过无人机航拍和现场勘查,发现村民朱润华家房屋上游冲沟积水严重,排水涵洞堵塞,存在山洪暴发的风险。救援队伍立即启动转移方案,及时排除险情。22时许,暴雨倾盆,泥石流倾泻而下,由于处置及时,朱润华家的房屋完好无损。
为充分发挥“一站救”队伍在防汛防灾中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建立健全“县乡村组”四级联防体系,严格执行“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整合人员、资金、物资、场所、职责,统一指挥、管理、训练、值守,健全进退、培育、考核机制在每个乡镇(街道)组建10到20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应急响应及时高效。
面对汛情考验,丽江市各县区充分发挥“一站救”体系优势。华坪县依托镇防汛指挥体系,深度融入三级指挥体系,发挥专业优势牵头实施人员安全转移;永胜县开展“拉网式+叫应式”排查,依托应急队员包户联系制度有序转移群众,及时抢修道路;古城区构建“平战结合”应急救援体系,严格执行“1+11”防汛预案;玉龙县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组建“专业常备+社会协同”的立体化救援队伍;宁蒗县深入开展防汛宣传,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截至目前,丽江市共处置险情137起,安全转移群众2008人,清理塌方350处,疏通道路沟渠168次,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报记者 和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