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二次东盟国家议员研讨班在华举办。活动期间,来自东盟国家的23位议员及高级别官员到访云南。
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等国家的议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分享了他们眼中的云南,表达了对中国和东盟各国加强立法、农业、文化等合作的期待。他们说,紧密的合作为区域注入更多确定性和希望。
在柬埔寨国会议员森·纳克看来,中国和东盟各国立法机构的互动,不仅有助于推动政策协调和法律对接,更能够夯实民意基础,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中国和柬埔寨是铁杆朋友,携手加快建设新时代全天候柬中命运共同体,更应在这个时期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合作。”来到云南,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森·纳克发现了更多云南之美和云南机遇。他建议,发挥云南作为柬埔寨合作前沿的区域优势,深化基础设施、经贸等领域合作。“云南和柬埔寨气候非常相似,我认为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此外,人员的交流、民心的相通也非常重要,希望双方务实推动柬中友好医院、学校等民生项目的建设。”
老挝国会外交委员会副主席塞纳玛特蒙特里·占塔翁表示,国际局势变乱交织的背景下,东盟与中国更应该加强对彼此的理解与支持。双方可以深化合作,东盟各国及中国应增加立法机构、各层级和多领域的交流,深化互信、促进理解。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到云南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时我们到基层考察,看到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还比较困难。这次参访,让我十分感慨,云南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塞纳玛特蒙特里·占塔翁说,云南省是中国面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老挝也是中国和东南亚连接的重要窗口。老挝依靠中老铁路,从“陆锁国”变成了“陆联国”。他期待,未来老挝加强与云南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的合作,减少贫困,给人民带来切实利益。
“各国必须通过深化区域合作来应对挑战与不确定性。”泰国国会上议院上议员、上议院旅游和体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塔差亚纳·坚塔那伽农坚定地表示。东盟持续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泰中两国更视彼此为“一家人”,更应持续巩固传统友谊,推动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例如,铁路运输线路这类关键经济项目对合作至关重要,能够为泰中以及区域内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滇池畔,广袤的生态湿地、波光粼粼的湖面、清新湿润的空气,给塔差亚纳·坚塔那伽农留下深刻印象。“云南不断加强生态治理,爱绿、护绿,将滇池打造成游客和居民共享的旅游胜地和生态‘福地’,显著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品质。”他表示,会把在云南的所见所闻如实传递给泰国相关部门和民众,让他们更多了解云南的湖清水碧、美丽风光以及在生态治理方面的经验和成效。
越南国会国防安全和对外委员会专职委员陈德顺强调,东盟与中国需构建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而越中两国作为区域重要成员,更应通过多层次合作凝聚共识,守护和平,促进繁荣。“区域合作的根基在于制度化建设。其中,越中两国国家立法机构的交流尤为关键,能增进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陈德顺提到,越中始终秉持“十六字”方针和“四好”精神,推动中央到地方及民间各领域交流。
陈德顺表示,云南在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成熟经验,对越南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越滇可在铁路、公路等互联互通领域深化合作。云南多样的风景与友善的民风,让越南游客心驰神往,旅游合作也是拉近两国民众距离的重要纽带。”他还点赞了云南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有效保留与创新发展”,认为这为区域文化发展和交流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报记者 韩成圆 胡丽仙 覃雪丹 陈晨 李玲 沈燕/文 高吴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