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八女投江:乌斯浑河畔的绝唱

初秋的天空一碧如洗,牡丹江乌斯浑河,水流平缓。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附近,一座灰白色的纪念碑静静矗立,碑上“八女英魂光照千秋”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来自北京天合朗诵艺术团的9名成员来到纪念碑前献上一束花,表达敬意。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艺术团成员编演了一部《乌斯浑河的绝唱》剧目,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八女投江’的故事,传承她们的精神。”艺术团成员、《乌斯浑河的绝唱》剧目总导演李文说。

1938年10月的一天,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西征回师队伍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面对突如其来的恶战,抗联战士们边打边退,但为时已晚,大部队被敌人紧紧咬住难以脱身。

当时,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政治指导员冷云,带领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第4军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在大部队被敌人紧紧围困、面临全军覆没的危急关头,冷云等人不顾生死,向敌人发起突然袭击。敌人不知河边有多少抗联战士,于是调整部署,向河边扑来。

“八名女战士最可贵、最值得我们传颂和学习的,就是英勇果敢、舍己救众的精神。”林口县政协原主席、东北抗联研究学者于春芳说,据抗联战士回忆,彼时八名女战士正隐蔽在乌斯浑河的岸边,在敌人视线之外,但她们所在的地点是吸引敌人的“好位置”。

冷云等八位女战士果敢杀敌,吸引敌人火力,分散敌人兵力。战友们趁机迅速冲出包围,潜入密林,保存了实力。

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伪军的包围时,多次组织兵力返回营救。“大部队再返回作战,不仅会增加牺牲人员,还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她们就喊‘同志们!不要管我们,握紧手中枪,抗战到底’。”于春芳说。

敌人妄图凭借优势兵力活捉女兵。在战至弹尽情况下,面对越来越近的日伪军逼降,宁死不屈的八位女战士挽臂踏入冰冷的乌斯浑河,壮烈殉国。

13岁、16岁、23岁……八名女战士的生命定格在如花似玉的年纪。她们当中,有人刚刚做了母亲,有的自己还是个孩子。

为纪念八名女战士,在英雄殉难地,人们修建了八女投江纪念碑和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在牡丹江市,建成八女投江纪念群雕,近年来每年都有数十万人前来瞻仰。新华社记者 张玥 张启明

据新华社哈尔滨9月4日电

  • 报头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 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 八女投江:乌斯浑河畔的绝唱

  • 汇聚信心力量 迈向美好未来

  • 共创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

  • “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即将召开

  • 胜利的歌声 正义的回响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