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朝平 喻劲猛
滇池是镶嵌在红土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四季皆绿,花开不谢;滇池之畔,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土地——滇中新区,正在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
历史的坐标,总能标注时代的方位;十年的跨越,足以书写不凡的篇章。2015年9月7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滇中新区正式成为全国第15个国家级新区,从此肩负起“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的历史使命。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十年间,滇中新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的殷殷嘱托,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云南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带好头”征程中,勇当先锋、敢打头阵,实现了从阡陌农田到产业新城,从云岭之隅到开放门户的华丽转身,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十年答卷”。
锚定产业升级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十年来,滇中新区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要求,跳出路径依赖,构建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在这里,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蓬勃发展,新动能新引擎新增长竞相迸发,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正在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中争当“先锋队”。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努力成长。滇中新区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先后引进产业项目1029个,到位资金1.2万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7家、中国500强企业23家。
创业干事一股劲,滇中新区始终以奋进的姿态、昂扬的气魄推动产业发展。在资源型产业升级上,新区推动有色金属、磷化工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引进培育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实现从“原材料输出”到“精深加工”的跨越,让云南的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新兴产业布局上,新区聚焦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产业等领域,落地一批投资超百亿的重大项目,形成“龙头引领、链群共生”的发展格局。一幅“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勃发”的产业画卷在滇中大地徐徐展开。
环宇智能科技项目从供地到厂房封顶投产仅用时84天,先导新材料项目从整体封顶到试生产仅用时50天……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跑出“新区速度”,这得益于一流营商环境的打造。 “滇中服务”实现了用真心真情、真意真诚的服务,换来企业放心省心、安心舒心的发展。2024年,滇中新区经营主体总量近14万户,同比增长8.4%。
十年奋进,一个个项目拔节“生长”,一组组经济数据向前跳动。十年间,滇中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攀升,从成立之初的522亿元增加到1171.2亿元,在国家级新区中上升至第13位。
畅通开放通道 打造辐射中心核心区
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交通物流、能源、数字信息等大通道建设,使各类开放平台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泰国的新鲜榴莲进来,云南的野生菌出去;中国游客南下出境避寒,境外客人北上玩雪……作为云南对外开放的“主阵地”,新区持续打通“陆、空、网”三大通道,让“内陆”变“前沿”,让“边陲”成“枢纽”。
当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每两分钟起降一次航班,二期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渝昆高铁长水机场隧道实现贯通,为全线通车按下“加速键”;安宁桃花村货运站国际陆港实现与中老铁路接轨,滇中新区融入国内、接轨国际的步伐不断加快。十年来,滇中新区累计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359亿元。
陆上,滇中新区联动昆明国际陆港,加密中老铁路、中越铁路班列频次,实现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主要城市的陆路联通,货物可通过铁路直达越南海防港、老挝万象等节点,再辐射至周边国家。空中,滇中新区依托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打造航空物流枢纽,开通至曼谷、吉隆坡、仰光等多条国际货运航线,构建起“空中丝绸之路”的快捷通道,生鲜、电子产品等高端货物实现“当日达”。2024年,昆明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700万人次,南亚东南亚客运通航点达26个,位列全国第一。
跨越山海相约,携手并肩同行。近年来,滇中新区积极探索国际合作的新路径,提升新区开放辐射能级,支撑昆明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实现大发展”的“增长极”。如今,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选择落户新区,越来越多的“云南制造”通过新区走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已成为滇中新区最鲜明的标识。
展望新征程 续写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十年耕耘,硕果累累;站在新起点,使命在肩。当前,云南正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滇中新区作为核心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新区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聚焦“产业升级、开放引领、绿色发展”三大方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奋力闯出“率先现代化”的“新路子”。
瞄准未来产业,智慧交通发展战略率先“破茧”,向着建设具有高原特色的“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区稳步迈进;引进轻型航空发动机制造、中型无人机研发生产、低空经济智能制造3个低空经济产业项目,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勇立潮头再出发,一系列新举措昭示着滇中新区将向“新”聚力,打造全省创新策源地,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发展新引擎、铸造发展新优势。
在新的征程中,滇中新区将锚定目标、接续奋斗,全面加快中国式现代化新区实践步伐,在国家级新区发展赛道上实现争先进位、跨越赶超。
以“难中有为、干中有成、稳中有进”的姿态稳步推进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序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补齐产业链短板。
坚持开放引领打造互利共赢新格局,持续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加快建设国际物流枢纽、数字贸易平台,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践行以人为本高标准推进产城融合,打造生态优美、功能完善、活力迸发的现代化新城,建设人人向往的绿色、智慧、宜居、宜业魅力新区,……一步步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十年风华正茂,未来可期可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