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举办期间,“大使茶座”走进云南暨全球南方国家青年对话在昆明举行。来自相关国家的使节、媒体、智库及青年代表齐聚,围绕“历史和文明视角下的现代化路径选择”分享思考和观察。
解决贫困问题、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的愿望。对话活动现场,各国嘉宾们手捧茶杯,聆听了云南省麻栗坡县与茶有关的减贫故事。
自1992年起,外交部定点帮扶麻栗坡县,依托当地产业优势,派驻干部、引入技术、搭建平台,推动当地茶产业规模化发展。由外交部牵线搭桥,当地政府与香港新华集团旗下新华国茶合作建立茶厂,建成1.6万亩茶园,至今已生产、加工及代加工茶叶60余吨,总产值达1500万元。外交部还通过“老山国际春茶节”等交流活动,将麻栗坡茶推广至20多个国家。
2020年,麻栗坡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云南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突破1.7万元。
一片片“金叶子”、一个个好产业带来的发展变化,云南民众用实干换来美好生活的故事,让现场响起一次次掌声。
从云南实践获取力量,全球南方国家的使节代表立足本国国情,给出有关现代化路径的思考。大家有这样的共识:现代化不是单选题,更没有标准答案。
“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必须沿袭西方道路。”巴勒斯坦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山地·阿布扎尔克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创新与务实,走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展现出强大的可持续性。”他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推动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让现代化成果真正共享。
孟加拉国驻华大使纳兹穆尔对此深表认同。他认为,现代化应真正回应人民的需求,体现多样性而非统一标准。“南南合作和技术转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建立有效机制,将愿景转化为现实。”
谋求发展,追求幸福,全球南方国家是自己故事的主讲人。
各国发言嘉宾强调文明互鉴、拥抱多元,呼吁全球南方国家增强话语权、推动文化认同与自主。赤道几内亚《真实赤几》杂志社社长米拉格罗萨非常关注青年人的作用,表示当前青年在国内发展与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青年群体要善用现代技术与多平台传播渠道,传递真实声音。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要负责人呼吁青年关注科技、新兴产业等关键领域:“各国青年应充分利用金砖国家峰会、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在高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拓展合作,脚踏实地、主动发声,向世界讲好全球南方的故事。”
本报记者 姚程程 韩成圆 郭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