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云龙县筑牢防汛救灾“红色堤坝”

本报讯(记者 秦蒙琳) 今年入汛以来,云龙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全面压紧压实防汛工作责任,做好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组织建设,下好备汛“先手棋”。云龙县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纵向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链条,横向厘清水务、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部门监管职责,出台汛期叫应避险奖励办法,构建“专业防控+群测群防”的坚固防线。强化宣传引导,全县878个基层党组织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组织集中学习,创新漫画、宣传海报、短视频等宣传形式,通过上门走访、电话通知、微信群发、应急广播等方式常态化加强宣传,组织各单位、各乡镇张贴宣传标语40多条,悬挂横幅30多条,黑板报宣传34期,发放各类宣传单8000余份,不断增强群众应急避险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云龙县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县、乡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加强监测预警和响应联动,发布测站预警信息139次、预警短信16.4万余条,智能语音叫应16次。宝丰乡南新村《“1262”串起高效联动 群防群测力保平安》泥石流灾害成功转移避险案例被大理白族自治州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表扬。

坚持关口前移,筑牢防汛“安全堤”。云龙县充分发挥村(社区)网格和微网格“前哨探头”作用,组织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对重要风险部位,对全县43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低洼地带、河道沟渠等开展拉网式排查,排查出风险隐患点158个,确保安全隐患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置,有效防范化解洪涝灾害安全风险;抓实应急避险,制定演练方案1356个,开展应急演练1268场次,覆盖全县90个村(社区)1255个自然村,实现各乡镇均有30人以上应急队,配备卫星电话及通信终端。同时,云龙县建立以县级储备为支撑,乡镇、村(社区)储备为基础的三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与3家超市、1家粮企签订供货协议,“储备+联动”抓好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群众防汛救灾能力。

凝聚攻坚力量,织密度汛“保障网”。云龙县及时发布《关于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防汛救灾的倡议书》,号召广大党员在防汛救灾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担当、冲锋在前。暴雨来临时,云龙县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与各村保持紧密联动,持续调度各村,不间断收集险情信息,县、乡主要负责人挂点包干、靠前指挥,确保各项应急指令高效执行。灾情发生后,云龙县落实党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用好10户联防、5户联保网格体系,镇、村党员干部及驻村工作队队员等深入一线,逐户核查灾情,疏散被困人员。8月28日23时38分,白石镇遭遇突发强降雨,7个村不同程度受灾,县、乡、村党组织第一时间响应,500余名镇村干部、党员群众冲锋在前、坚守一线,全力抢通受阻道路,转移避险和紧急避险群众320人,实现人员零伤亡。

  • 人猴和谐共处 植绿兴业生金

  • 文旅产业成经济发展强引擎

  • 报头

  • 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在京启幕

  • 汇聚向善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

  • 云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野生菌烹饪竞赛决赛举行

  • 擦亮文旅名片 激活发展动能

  • 今起至9月11日我省中南部地区将有强降雨

  • 昆明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举行

  • 云龙县筑牢防汛救灾“红色堤坝”

  • 新平县举办首届青创大赛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