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老铁路“一地两检”政府间协议签署——

笑靥飞驰睦邻间

一条铁路,连接两国;一项协议,畅通民心。近日,中老铁路“一地两检”政府间协议正式签署,这条“黄金大通道”再次实现关键突破。通关时间大幅缩短,出行体验显著提升——“一地两检”成为中老铁路提质增效的新引擎。

中老铁路串起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琅勃拉邦、万荣等一座座旅游名城,凭借高效便捷的运输优势,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客乘坐列车跨境出行。

今年以来,这条铁路愈发繁忙。前8个月,昆明海关所属勐腊海关累计监管验放经中老铁路进出境旅客列车762列、旅客16.2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6.2%、4.7%。其中,暑运期间(7月1日至8月31日)进出境旅客超过3.3万人次,学生、自由行游客和亲子家庭成为主力。

来自云南省国际旅行社西双版纳分社的导游玉约精通老挝语、泰语等,今年已接待了不少跨境旅游团。“中老铁路为旅游业带来了新机遇。”玉约感慨地说。

“列车班次稳定,通关流程便捷,往返两国更加方便。”正在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就读的老挝留学生亚金,道出了许多老挝学子的心声,对他们而言,中老铁路不仅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更减轻了求学路上的奔波与牵挂。

而更多人,正沿着铁路双向奔赴,感受异域风情、拓展事业前景、重逢亲友家人。来自老挝琅勃拉邦的一位92岁老奶奶,年轻时就是一位火车迷,曾送儿子远赴国外学习铁路技术。如今,她的孙女已成为“澜沧号”动车组列车长。在孙女的陪伴下,她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中老铁路列车。尽管她只会用中文说“您好”,却一路笑容满面,不停地和车厢里的人打招呼。那一刻,语言不再成为障碍,铁路成为了传递喜悦与温情的纽带。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中老铁路沿线发生。如今,“乘坐中老铁路列车去旅行”“坐着动车去老挝”已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火车站里,拍照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一张张笑脸被镜头定格,也映照出这条铁路的人气与前景。

从“一地两检”的推进落实,到车站里熙攘的人群;从导游忙碌的身影,到留学生安心的笑容,在这条钢铁动脉上,每一趟列车的出发与抵达,都在书写着中老民心相通的新故事,也让中老命运共同体的纽带愈发牢固。

本报记者 黄议娴 通讯员 杨永全 周炜

  • 大师在云南—抗战时期入滇美术家作品展开展

  • 报头

  • “南”望云南!媒体智库代表踏访彩云之南感知中国魅力

  •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

  • “牢记总书记嘱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报告会走进禄劝县红塔区

  • 我省第六届“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在昆交流

  • 云南文创闪耀“中国好礼” 金茶花大赛再传捷报

  • 驻昆七国总领馆官员参观滇缅公路档案文献图片展

  • 笑靥飞驰睦邻间

  • 规范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审查工作

  • 永续精神之火 共筑复兴伟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