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优质香稻俏市场

永平县杉阳镇小寨村村民收割稻谷。 本报通讯员 张宏标 摄

金秋时节,永平县杉阳镇田野间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微风拂过,稻浪翻滚,农户们穿梭田间忙着收割、脱粒。

杉阳镇地处低热河谷地带,光照充沛、雨热同期,坝区全年无霜期约280天,不仅为低热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更让水稻种植具备独特时间优势。相较其他地区,杉阳镇水稻插栽时间提前一个月。4月栽秧,8月即成熟,抢占了粮食丰收先机。

“我家今年种了6亩水稻,亩产约500公斤,每公斤能卖8元。”小寨村何家三组村民段启文一边打包稻谷,一边笑着分享丰收的喜讯。小寨村杜家五组村民何美会说:“除了水稻,我家今年还种了4亩糯米,每公斤也能卖8元。”

今年,杉阳镇水稻种植规模约1.2万亩,在品种选择上,聚焦优质香软稻,包括“德盈168”“滇陇201”“泸优臻占”“德稻6号”“德稻3号”“德优8号”等多个主流优质品种。杉阳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农业组组长唐加友介绍,结合当前水稻长势与田间管理情况,预计今年全镇水稻平均亩产约560公斤,部分高产田块亩产能达750公斤。

在市场价格方面,受品种特性与品质差异影响,每公斤大米售价在7至8元区间浮动。唐加友说:“水稻丰收离不开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农户的精心管护。农业组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做好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我们会继续加强技术支持,帮助更多农户通过种粮实现增收,让粮袋子更稳,钱袋子更鼓。”

目前,杉阳镇水稻收割工作正有序推进。这些品质上乘的香软稻不仅满足了市场对优质粮油的需求,更为杉阳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王曦雯 张宏标

  • 田野丰收干群忙

  • 推广旱稻促丰粮

  • 优质香稻俏市场

  • 报头

  • 从遍野青绿到满地金黄

  • 绿色防控护秋粮

  • 稻谷收割机械化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