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从抗战家书中汲取精神力量

邱浩

重温历史,铭记先烈。抗战期间的一封封家书,见证着历史,凝结着先辈们的报国之情、为民之心、斗争之志,广大青年干部当用心品读、深切回望,汲取蕴含其中的智慧与力量。

追忆“舍家赴国难”的丹心,汲取信仰力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赵一曼“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的殷殷叮咛,到蔡炳炎“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的悲愤呐喊……一封封“纸短情长”的家书热血未凉、豪情激荡。广大青年干部当从“收信人”的视角,感悟泛黄纸页背后的精神力量,自觉将个人“小我”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我”之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发光发热,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追忆“为民守山河”的初心,汲取担当力量。抗日名将左权在给母亲张氏的信中写道:“山西的民众,整个华北的民众,对我军极表好感,他们都唤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广大青年干部当从中感悟“人民至上”的精神密码,真正走进基层、走近群众,聚焦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关键小事”,下实功、出实招、求实效,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追忆“正义终必胜”的决心,汲取奋斗力量。1944年10月26日,年仅19岁的徐光耀在致父亲的家书中写道:“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寥寥数语,却映照出我军抗战到底的必胜决心与和平团圆的美好愿景。广大青年干部要从烽火家书中看到: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应对何种挑战,都要稳住心神、坚定前行,跨越更多的“太行山”,征服更多的“平型关”“台儿庄”,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毅融入新时代的奋斗征程。

  • 合力守护网络安全

  • 报头

  • 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

  • 从抗战家书中汲取精神力量

  • 久久为功推进作风建设

  • 以动人细节讲好开放故事

  • 理性看待“自我疗愈”

  • 守护网络安全还需筑牢根基

  • 微看点

  • 从游到购折射入境消费新趋势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