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砚山县江那镇舍木那村生态鸡养殖基地——

乡村田野唱响绿色牧歌

青春的选择有千万种,“00后”小伙张毓强的答案,写在了砚山县的田间地头。高中时,成绩优异的张毓强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中断学业。但他没有因病消沉,反而潜心钻研中医知识,并偶然接触到生态养殖资料。由此,他开始了对饲料配方技术的探索,高中毕业后,他带着这份执着回到故土。

走进砚山县江那镇舍木那村的生态鸡养殖基地,三座标准化鸡棚在阳光下整齐排列。网床上的“尹星松多鸡”羽毛光亮,或低头啄食,或在半放养区悠然踱步。与传统养殖场不同,这里闻不到刺鼻的粪臭。这得益于张毓强创新的“异位发酵网床+半放养”模式:特殊垫料吸附鸡粪后自然发酵,既消除了氨气污染,发酵产物还能转化为有机肥料和再生饲料,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今年2月,张毓强在舍木那村租下5亩土地,启动了“中草药+有益菌生物有机饲料”项目。他以饲养“尹星松多鸡”为核心,着力打造集种养、电商与网红农庄于一体的产业链。短短半年,基地已售出3000只生态鸡,收入18万元。

“我们的鸡采用半散养模式,全程饲喂中草药和有益菌配方。”张毓强介绍,“我就想生产大众消费得起的高品质产品。”

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他自主研发的发明专利——“尹星草鹿生物有机饲料”。这款饲料打破了传统“以粮为主”的模式,融入红薯叶、青草、中药食材等非粮原料,显著提升了鸡肉品质。“我们的鸡煮出的汤色泽清亮,肉质弹嫩,比本地土鸡更易熟,同时保留了鲜香。”张毓强介绍,科学配比的饲料还将幼鸡存活率提升至97.7%。

“00后”的张毓强深谙技术与流量的力量。他积极布局线上线下双渠道,在多个网络平台推广生态鸡。镜头下,鸡群在基地自由活动的场景深受网友喜爱,吸引了3.4万人围观,线上销售额超过4万元,成功将“尹星松多鸡”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扩大原料种植规模、规划网红农庄、完善电商渠道……张毓强正用生态理念和青春智慧,让绿色养殖的牧歌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越唱越响亮。

本报记者 李彤 通讯员 文鸿映

  • 麒麟区:乡村聚富 群众增收

  • “一只鹅”孵出“一条链”

  • 报头

  • 闯出林下土鸡产业突围路

  • 乡村田野唱响绿色牧歌

  • 农技推广应用助华宁早熟柑桔上市

  • 用好资源做优产业

  • 金融“活水”润泽乌蒙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