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史,不临海不靠海的地区同样能够诞生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昆明连续三年获评“投资热点城市”表明,只要找准定位、创新思路、系统推进,沿边内陆城市完全可以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昆明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云南沿边开放发展的新篇章。
昆明的成功实践首先得益于其战略视野。托管磨憨口岸的创新举措,让一个内陆省会城市拥有了边境口岸,这种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的体制机制创新,体现了云南敢为人先的改革勇气,也为其他地区的开放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其次,昆明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找准产业定位。不是盲目追求高大上的产业概念,而是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聚焦花卉、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培育数字经济、跨境物流等新业态,形成传统优势与现代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更重要的是,昆明构建了全方位的开放生态。从硬件基础设施的“铁公机水”立体交通网,到软件环境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从降低企业成本的要素优势,到提升便利化的通关服务;从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到促进人文交流的领事机构聚集。这种系统性的开放体系建设,让投资者既能降本增效,又能拓展市场,还能享受优质服务。
当前,全球产供链格局正在加速重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入推进。昆明凭借其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独特区位,将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随着RCEP红利持续释放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昆明有望从投资热点向投资高地升级,进而向区域性国际枢纽迈进。
当然,昆明的开放发展之路并非一路坦途。如何进一步擦亮国际化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如何培育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与现代化产业集群、如何在统筹发展与安全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增长,仍需要久久为功。但可以预见,只要坚持开放导向、创新驱动,昆明必将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中书写更多精彩篇章,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合作的典范城市。
张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