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收官“十四五”谋篇“十五五”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蒙自市

电力向新城市向上

蒙自供电局工作人员开展现场服务。刘艺 摄

清晨的阳光洒在碧色寨斑驳的铁轨上,百年前滇越铁路的汽笛声仿佛仍在山谷回响。这座见证了从马帮驼铃向机械化运输跃迁的边陲驿站,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交通能源革命。

“以前是马帮驮货、火车拉人,现在是电动车跑高速,充电桩接续能量。”云南碧色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奚晓琳感叹道。

从“米轨时代”到“绿电时代”,碧色寨正借助新型电力系统迎来第二次“交通能源革命”,完成历史性跨越,成为云南边疆地区绿色出行的标志性节点。

5年来,南方电网云南红河蒙自供电局累计投入1760万元,推动乡镇充电桩覆盖率实现100%。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生产生活方式的切实转变。

“我们村的充电桩晚上就进入‘谷电模式’,电价只有白天的一半。”家住新安所街道的张涛满意地说,“这电用得踏实,也用得聪明。”电费账单的变化,折射出农村能源消费观念的变化。电力不再只是照明做饭的“基础保障”,更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智慧工具”。

“十四五”期间,蒙自配电网基建完成投资超2.15亿元,实施255个项目,构建起一张坚强而智慧的能源网络,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骨架”。

如今,超139.3公里的10千伏线路和143.4公里的400伏线路,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将稳定电力输送到田间地头、产业园区和物流中心。206台新投运变压器与719面开关柜,保障了农业加工厂、冷链物流、电商仓储等新兴业态稳定运行。

在北京路停车场充电站,一辆辆快递车、网约车完成补能后迅速投入运营,推动城市物流、共享出行等现代服务业高效运转。

从碧色寨的历史回响到乡村的“谷电生活”,从电网的“毛细血管”到村民的“车网互动”尝试,蒙自的实践证明:城市更新不只是建筑的翻新,更是能源结构、生活方式与发展理念的系统性升级。当电力真正融入生活肌理,点亮的不只是城市灯火,还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与期待。 缪依彤

  • 可靠供电振兴乡村

  • 电随寨迁温暖民心

  • 电启新程同绘新景

  • 电联万家烟火满城

  • 红河奔流电促开放

  • 照亮乡村促农增收

  • 产业生根 点燃希望

  • 古井点浆“绿电”添香

  • 电力护航兴边富民

  • 银线织网农旅共兴

  • 智慧助力电靓花都

  • 电力向新城市向上

  • 技术革新锡都蝶变

  • 报头

  • 从供电答卷 看城乡巨变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