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本该是阖家围坐的团圆时刻,可西畴县的夜色里,却少了几分烟火闲情,多了几分与台风竞速的紧张。第21号台风“麦德姆”步步逼近,云雨遮蔽了皎洁月光,却挡不住一群人的逆行的脚步。他们放下手中的月饼,转身奔向雷达屏幕、会商桌、装备库,用坚守为全县百姓撑起万家平安的伞,让这个特殊的中秋,满是责任铸就的温暖。
雷达屏幕前,是气象“前哨”与台风的无声较量。办公室里,没有中秋家宴的热闹,只有键盘敲击声与数据刷新的提示音。工作人员紧盯雷达图上移动的云系,手指在卫星云图与气象数据间快速切换,24小时加密观测的节奏里,每一次数据波动都牵动着全县安危。“一刻都不敢松懈,每一条预警都是给百姓的平安信。”西畴县气象局副局长方颖的话语里满是坚定,她和同事们守在屏幕前,将“麦德姆”的最新动态,通过短信、微信、乡村大喇叭等渠道精准传递。截至7日晚,36条预警信息已覆盖所有村社与重点隐患区,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他们用坚守织密的信息防护网。
防汛指挥部内,“中枢”的指令声彻夜未歇。“再核查一遍转移群众名单,确保不漏一户。”“通知各乡镇,重点盯防低洼易涝点。”会商桌旁,灯光亮如白昼,电话铃声、指令下达声、研判讨论声,凑成了中秋夜最特殊的乐章。自10月2日起,5次分析研判会、33期天气提醒、2600件防汛装备、15000件应急物资,早已为防御工作筑牢基础。22名领导带头,2700余名干部职工下沉一线,85支应急队伍1214人分片排查,5536个关键区域的拉网式检查中,1046处隐患被逐一登记整改,912户2379名群众被安全转移。“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县防汛办副主任曾安明的话掷地有声,此时的指挥部,不仅是统筹调度的“大脑”,更是守护百姓的定心丸,防汛Ⅳ级应急响应与“五停”措施的启动,让全域防控的防线愈发坚固。
消防库房外,“铁军”的装备检修声格外有力。县消防救援大队里,队员们身着作训服,围着冲锋舟、抽水机反复检查,手指划过每一处接口、每一颗螺丝,确保装备拉得出、用得上。“中秋谁不想回家,但百姓需要,我们就必须在。”普兰路站副站长向涛一边调试破拆工具,一边说道。针对内涝、房屋倒塌等险情,2类专项预案早已制定完毕,100名救援力量、3艘橡皮艇、200件装备随时待命,5分钟响应、40分钟抵达现场,是他们对百姓的郑重承诺。不仅如此,队员们还提前走进乡镇社区,手把手教群众避灾技巧,将防灾知识送到家门口,用硬核守护与温柔科普筑牢应急救援的最后一道防线。
夜色渐深,风雨渐紧,西畴县的各个角落,坚守仍在继续。没有月光的中秋夜,气象人、防汛人、消防人,还有无数下沉干部的身影,却像一盏盏灯,点亮了平安之路。他们的小家虽未团圆,却用责任与担当,让全县百姓多了一份安心。
本报记者 黄鹏 通讯员 王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