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寿华 秦蒙琳 李建国 杨艳鹏) 近日,“牢记总书记嘱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走基层”宣讲走进大理、保山和怒江,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落到实处。
宣讲团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核心内涵,先后深入村寨、学校、搬迁社区,围绕民族团结、抗战历史、乡村振兴等主题,用鲜活的故事与亲切的乡音,传好民族团结音、共筑民族团结心,让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深入到各族干部群众心中。
在漾濞彝族自治县平坡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讲解员段杨修颖分享了傈僳族头人李保和中缅边境西盟中课山寨佤族青年岩火龙誓死跟着共产党走的故事,令听众动容;在南涧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云南民族博物馆讲解员黄子芮用一杯加盐的苦咖啡,将孩子们带进了山河破碎、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让孩子们认识了一群年轻的爱国志士——“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在隆阳区芒宽乡,怒江宣讲员张婷以《籽籽同心铸团结 石榴花开映峡谷》为题,深情讲述怒江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的故事;大理宣讲员张晓琼带领听众走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郑家庄,讲解多民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郑家庄经验”;段杨修颖以《头顶边关月 心怀家与国》为题,深情讲述熊光泽一家三代人74年如一日徒步巡边16万公里,用忠诚守护国土的感人故事。
在泸水市叶子花居,宣讲员讲述的7个民族一家亲故事,引起了现场傈僳族、怒族、白族等搬迁群众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郑家庄经验”,团结一心,学好新技能,建设美丽和谐社区,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舒心。在泸水市片马镇怒江州驼峰航线纪念馆,村干部、村民代表、边境民辅警围坐在一起,听宣讲团成员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