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风雨中的一抹抹红

连日来,台风裹挟着持续强降雨,不断侵袭着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州各地党员干部穿梭于泥泞的村寨,敲开一扇扇门,搀扶老人、护送孩童,有序将受困群众转移至安置点。风雨中的一抹抹“党员红”逆行身影,被群众悄悄记在心底,化作一封字迹质朴却情谊滚烫的感谢信,送到驻村工作队员的手中。

“感谢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着我们,我从内心感觉到幸福和温暖……”写下这封信的,是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安置点里的村民盘金英。“当时雨一直下,我们担心老房子不安全,是你们挨家挨户喊我们撤离,裤脚全湿了也顾不上擦。”回想转移时的场景,盘金英记忆犹新。

当时,驻村工作队员金鑫和同事接到预警后,第一时间冲进雨幕,对辖区内低洼地带、老旧房屋逐户排查。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便俯身背起,一步步走向安置点;碰到不愿离开家的村民,他们耐心解释,陪着收拾物品。雨水混杂着汗水,浸湿了衣裳,但是,他们的脚步始终未停——“快一分钟,群众就多一分安全”,这是所有人心中共同的信念。

安置点里,温暖的故事仍在延续。党员干部忙着分发物资,搭建临时床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原本互不相识的乡亲,纷纷伸出援手:年轻小伙主动搬运桌椅,妇女们凑在一起煮饭。“看着大家互帮互助,就像一家人一样,之前冒雨奔波的疲惫一下子都消散了。”金鑫说,从党员干部的冲锋在前,到群众之间的守望相助,这场家园保卫战中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10月7日,当那封带着温度的感谢信递到金鑫和同事手中时,他们红了眼眶。“从冒雨协助每家每户撤离,到见证安置点邻里间的互帮互助,每一个瞬间都深深印在我们心里。信里的话,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更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金鑫在朋友圈中这样写道。

面对台风“麦德姆”的来袭,文山州委、州政府闻“汛”而动,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构筑起抵御风雨的坚强防线。自台风防范应对工作启动以来,文山州累计下沉干部2831组18950人,转移群众6671户18635人,全州防汛减灾救灾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风雨终将渐歇,阳光必将重现。那封手写的感谢信,被金鑫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成为他心中最珍贵的“勋章”。在文山,还有无数党员干部在这场风雨中逆行、在守护中坚守,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传递温暖。群众的每一句认可与回应,都化作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让“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在一次次的守护中愈发坚定、愈发滚烫。

本报记者 李彤 通讯员 郑泽娅

  • 我省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 为您导读

  • 在赓续传承中推动文化进步

  • 报头

  • ​​工业向新 产业向上

  • 立足资源禀赋 做强优势产业

  • 临沧坚果长成百亿产业

  • 风雨中的一抹抹红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