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开放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大家一起来过节

“我们一家人都喜欢中国文化,听说有中秋节文化活动在达卡举行,我儿子兴奋极了!”当地时间9月16日至20日,“皓月如‘孟’”中秋欢聚日在孟加拉国达卡举行,曾多次到访中国的孟加拉国医疗行业从业者马萨姆·扎门带着妻子和儿子,一起参加活动。

马萨姆·扎门的儿子今年13岁,正在学习中文,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到中国深造。他最喜欢现场表演的杂技《变脸》。“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友善的人民,令我心驰神往。”马萨姆·扎门的儿子说。

今年是中孟建交50周年,也是“中孟人文交流年”。月圆中秋,中孟朋友相聚在达卡,欣赏云南特色民族歌舞,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品尝美食好茶。大家共叙友谊,共话美好,在欢声笑语中增进相互理解,搭建起一座座跨越山海的心桥。

左手普洱茶,右手鲜花饼,是活动现场许多嘉宾的标准姿势,他们吃一口鲜花饼,抿一口普洱茶,并不时称赞。

孟加拉国《商业标准报》记者雷亚德·侯赛因已不是第一次品尝普洱茶配鲜花饼。今年6月,他受邀到昆明采访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与普洱茶和鲜花饼第一次结缘。他说:“在达卡品尝到了熟悉的味道,也勾起了美好的回忆。”“普洱茶是云南特色茶叶,昆明是一座管理十分现代化的城市,有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活动中,他热情地向周围的朋友介绍云南。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孟加拉国也有很多地方种植茶叶,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饮品。”孟加拉国独立电视台副总编辑沙明·扎赫迪补充解释道,在孟加拉语里,茶的发音是“cha”,语言上的直译说明孟加拉国茶和中国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人文交流活动是让孟加拉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机会。”孟加拉国教育部全国教育管理学院培训协调员莫斯塔法·卡摩尔首次接触到中国文化。站在竹编展位前,他好奇地向云南竹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询问竹编的材质及制作工艺。他介绍,孟加拉国也有竹编工艺,希望孟加拉国竹编艺人多与中国艺人交流,提高竹编技艺。“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我们的一些文化现象是相似的。”他感慨道。

“经去过中国的孟加拉人的介绍,我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马萨姆·扎门的妻子法哈娜·哈斯娜表示,在达卡过中秋节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希望孟中两国持续深化人文交流,加强友好合作,让两国人民走得更近更亲。

本报记者 祖红兵 郭瑶 王靖中

  • 月亮代表我们的心

  • 报头

  • 大家一起来过节

  • 中柬文化走廊上新啦

  • 月亮是座什么桥

  • 声音

  • 月圆中秋 心联孟越柬

  • 两颗星彼此照耀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