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并非高深莫测,恰恰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电视机等电子产品都使用了大量的专利技术;我们在市场上购买的大多数商品都有商标标识;我们看到的书籍、电影、戏剧、绘画和听到的歌曲都属于作品。
那么,什么是知识产权?哪些属于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人类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所创造的智力产品,是一种无形资产。法律层面,知识产权是人们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把知识产权分为8类:
1.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或版权。
2.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分别对应3类专利,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般情况下他人只有经专利权人许可才能予以实施。
3.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上标示的,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
4.地理标志用于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俗称“土特产”。
5.商业秘密可以是企业的管理方法、产销策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经营信息,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属于企业的财产权利。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是指集成电路中有一个是有源元件的两个以上元件部分或者全部互连线路的三维配置,或者为制造集成电路而准备的上述三维配置。
7.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8.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在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个商品往往集成了多类知识产权。比如,大家常用的手机中就至少集成了商标品牌、外观设计、零部件及产品中的发明专利、芯片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安装的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App)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所以,知识产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云南省知识产权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