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永德县亚练乡探索临沧坚果与咖啡套种模式——

“坚果+咖啡” 经济生态双赢

坚果和咖啡套种开拓林下经济发展空间。 本报通讯员 赵云颖 摄

初秋时节,走进永德县亚练乡的山林间,成片的临沧坚果林郁郁葱葱,枝叶间缀满累累青果。林下,一排排新栽的咖啡苗绿意盎然,村民们正忙着管护施肥。村民许正义笑着算起自家的收成:“去年光是10多亩坚果和咖啡,就卖了近9万元。今年坚果进入丰产期,收入破10万元应该没问题。”

近年来,亚练乡依托资源禀赋,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走出了一条以临沧坚果与咖啡套种为核心的“万元一亩林”产业发展新模式,昔日的荒山坡地变成了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亚练乡地处滇西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既适合坚果生长,又是优质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全乡坚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达5.43万亩,覆盖11个行政村,户均种植面积约7.5亩。与此同时,全乡咖啡种植面积达到3476.67亩,涉及581户农户。

坚果周期长、见效慢,咖啡投产快却需搭建遮荫网、增加成本。亚练乡党委通过深入调研,总结出“坚果作荫树、咖啡补收益”的立体套种模式。坚果咖啡互补生长,形成“以林促咖、以咖养林”的生态循环格局,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有效破解了山区资源有限、单一产业效益不高的难题。

为推动产业做大做强,亚练乡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形成党委统筹、村社推进、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发展机制,努力在龙头带动、技术支撑、示范引领上做文章。在市场衔接上,乡党委推动与永德县鑫艳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协议绑定”机制,即“企业+合作社+农户”,2024年企业累计让利果农60万元,村集体增收30万元。与永德归亚咖啡庄园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2024年收购咖啡鲜果300吨,带动农户增收255万元,累计用工400余人次。

与此同时,亚练乡积极整合企业技术员、农技站专家和本土能人,组建“永不走的农技服务队”,开展全链条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种植管护水平。通过引入“飞防”技术,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实现“虫口减损、坐果增收”双突破。试点数据显示,亩均管护成本由120元降至20元左右,成本下降超八成。

目前,亚练乡逐步构建起“企业龙头带动、合作社枢纽联动、科技服务驱动”的产业闭环。通过坚果与咖啡立体套种,每亩综合产值稳定在1.02万至1.45万元之间,扣除成本后,亩均纯收入可达万元左右。目前,全乡套种面积已达2600亩,年综合产值增加2600万元。随着坚果进入盛产期、咖啡品质稳步提升,群众收入不断提高。“万元一亩林”已不再是梦想,而是越来越多农户的真实写照。通过“坚果+咖啡”模式,亚练乡有效解决了山区产业发展的难题,推动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双赢。一方面,立体套种让土地效益倍增,昔日荒山披上绿装;另一方面,产业链延伸带动就业,合作社和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现在我们既收坚果又收咖啡,不仅有稳定收益,还有务工收入。”村民许正义说。如今,亚练乡正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在守住生态底色的同时,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之路。

本报记者 王璐瑶 通讯员 赵云颖

  • “坚果+咖啡” 经济生态双赢

  • ​打通“从种子到杯子”全产业链

  • 保山小粒咖啡香飘黄浦江

  • 报头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