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晓蓉) 近年来,我省以园区经济为牵引,一体推进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发展,着力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力推动开发区提质增效,园区逐步成为产业强省的主引擎、深化改革的先行区、科创资源的聚集地。
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进一步凸显。2024年,全省开发区以占0.3%的国土面积,贡献了超20%的GDP、30%的就业、40%的工业投资、60%的营业收入和80%的规上工业总产值,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24年底,全省有21个开发区主导产业集中度高于60%,国家级开发区营业收入占全省开发区的40.4%。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19个。
开放协作不断深化。通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园区协作发展持续推进。2024年,昆明、曲靖2个承接产业园,以及瑞丽、河口、磨憨3个沿边产业园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416.79亿元,新增经营主体近2万户。深化沪滇“16+16”园区合作共建,引进产业项目112个,总投资约340亿元。
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创新实施昆明托管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制定出台全省开发区和滇中新区赋权指导目录,委托、下放74项行政审批权限;77个开发区完成社会事务剥离;大力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所有开发区均成立运营公司或签订市场化运营协议。
下一步,我省将坚持分类抓、创新抓、考核抓、统筹抓,推动优势产业聚链、工业企业聚集、创新成果聚能、内外统筹聚力、资源要素聚合,全力做强做优做大园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