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有效扩大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时代条件下,如何走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楚雄彝族自治州以“问政楚雄”舆论监督平台为载体,作出有益探索。
建好民情直通车
2024年10月,楚雄州委提出在州级媒体办一档舆论监督栏目。同年11月28日,州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就开设“问政楚雄”栏目作出细化部署,明确要将“问政楚雄”打造成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最美彩虹桥”。
这档栏目以“两主一联”的全媒体运行方式展开。“两主”即群众问政诉求渠道以网络问政平台为主、栏目呈现形式以视频化为主,在“最楚雄”客户端搭建全天候的“问政楚雄”网络问政平台,在电视大屏和移动端小屏推出“年初亮承诺·一诺千金”“一周一热点·跟踪问效”“定期面对面·深度问政”等系列视频节目。“一联”即依托楚雄州融媒体中心所属的“报、台、网、端、微、号、屏”等全媒体平台一体联动,全面构建起“民有所呼、我即有应”的社情民意大通道。
为推动媒体真监督、敢监督、善监督,在楚雄州委、州政府高位推动和州委宣传部统筹下,从顶层同步构建起多方协同的工作体系,出台《“问政楚雄”网络问政工作运行机制》,明确“接办—审核—交办—回复—复盘—督办—运用”的全闭环流程,并实行“白、黄、红”3单督办制度,确保问政事项高效落实。“问政楚雄”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启动,该栏目一经推出,即成为广大网民反映社情民意“客流量”最大的民情直通车。
架好问政连心桥
小区物业服务水平跟不上,收费与承诺“两张皮”;拖欠农民工工资迟迟不能兑现等问题,既是困扰群众日常生活的心头事,也是“问政楚雄”网络问政平台高频次问政事项。
类似事项反复问政、重复交办,如何才能接得住、办得妥、让群众满意呢?楚雄州应用“四动发力”同题共答的鲜活实践破解了这个难题。即成立由州委宣传部牵头的“问政楚雄”协调机制办公室,统筹“牵动”楚雄州各级各部门及“问政楚雄”各项工作;由楚雄州融媒体中心搭建问政通道,并对每一件问政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全程“催动”;各问政接办单位作为问政事项办理的责任主体,具体“推动”问政事项落地;州委、州政府督查落实专班将群众问政事项纳入督查内容,以“三单”督办、专题会议通报为抓手,对拖延推诿、办理不力的单位严肃警示问责,以刚性监督“驱动”各接办单位把每一件群众的问政事项办好。
群众利益无小事,“四动发力”让群众诉求事项的处办无责任盲区、无落实死角,从而有效解决了火车站交通乱象、乡镇快递驿站违规收费、城区环境卫生差等一批民生痛点问题。
“‘问政楚雄’平台开通10个月以来就收到物业类投诉达250余件。针对物业管理老大难问题,今年7月30日,楚雄州发布《楚雄州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标准(试行)》,及时为物业服务质量划定了标尺,让业主依法维权有了硬依据。”楚雄州融媒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答好民生满意卷
“这条路终于顺畅了!”近日,一位网友在“问政楚雄”短视频评论区留言,字里行间满是喜悦。此前,该网友反映楚雄城区内一处农贸市场外乱摆摊、乱占道的问题困扰日常出行,经平台精准交办、部门整改落实、记者追踪反馈,困扰群众的堵点很快得到了解决。
群众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党委、政府的心头大事。从规范施工围挡到断头路顺利通车,从整治占道经营到改善环境卫生,从医院候诊区增设座位到调整疫苗接种时间……“问政楚雄”平台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让这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问政答卷更有民生温度。
“作为畅通群众诉求、回应民生关切的快速响应通道,‘问政楚雄’问的是社情民意,办的是民生实事,连的是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心,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楚雄州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问政楚雄”网络问政平台自运行以来,已累计接收问政事项2200余件,转办率达100%,办理回复率超过95%。《问政楚雄》电视栏目同步发力,系列新闻产品全网点击量突破400万。今年7月,“问政楚雄”系列短视频还获评“视听新声彩云南”优秀网络视听节目,被推荐至国家广电总局参评。
本报记者 吕瑾 通讯员 李朝斌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