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一批富有创造力的青年群体,积极投身互联网领域,深度融合地方文化旅游资源,以新媒体之力激活县域经济。
聚焦新媒体,构筑传播矩阵。澜沧县积极推动本土网络达人队伍建设,围绕培育本土达人、助力乡村振兴目标,打造了一支懂技术、善运营、能扎根的青年带头人队伍。县委书记与青年达人面对面交流,共话发展路径,推动新媒体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青年达人精准把握消费新趋势,深入挖掘拉祜族文化内涵,推出系列文创产品。如“几只猩”融合民族歌舞开发文化衍生品,“年轻的老支书”推介地域美食,“仙贡|景迈山”等通过品牌叙事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部分青年人还依托景迈山资源推出定制化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澜沧样样好”等网络话题相关视频播放量过亿,有效提升了澜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聚焦新营销,提升转化效能。青年们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围绕景迈山茶文化、澜沧新街市集等核心资源,运用大数据精准定位客群,通过镜头生动展现文化遗产与地方特色。针对不同平台特点,青年们采取差异化运营策略:在抖音构建快消场景,在小红书强化“种草”效应,在视频号实现私域转化,形成多平台联动、线上线下协同的营销新格局。
聚焦新生态,推动产业融合。抓住数字时代新机遇,澜沧青年们积极推动电商生态优化升级,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环保要求融入电商全流程,与茶农、手工艺人共建“零污染”产品线;推出低碳旅游产品,如景迈山生态徒步游,引导游客以绿色出行的方式感受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模式创新方面,积极探索社交、内容、电商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搭建互动平台,增强用户参与感和黏性。此外,青年创业者还致力于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推动产学研协同,为电商产业变革提供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
下一步,澜沧县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新兴经济业态和新型就业群体的扶持力度,努力为青年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推动电商与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与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
本报记者 胡梅君 高玥
通讯员 李松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