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景谷县勐班乡——

“田间课堂”练尖兵

让理论学习真正扎根乡土、服务产业,近年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勐班乡党委创新打造“田间课堂”培训模式,将教室搬到产业一线、把师资换成“土专家”、让内容紧扣特色产业发展,既提升了干部服务能力,更激活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动能。

“以前在会议室学技术,记了满满几页笔记,到田里还是不知道怎么用。现在蹲在魔芋地里学筛选种芋、铺地膜,手把手跟着练,一下子就懂了。”参与培训的勐班乡干部李华感慨道。

传统的干部培训多局限于教室里学习,理论与实践脱节。勐班乡党委重构培训场景,打破会议室教学的固有模式,以特色产业为锚点,将干部培训与魔芋、肉牛、糖苷等当地支柱产业深度绑定。每到春耕、夏管、秋收关键节点,便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在种植户的田垄间学习魔芋病害防治,到肉牛养殖集中区的青贮饲料池旁请教繁殖与疫苗接种技术,深入甘蔗地里掌握科学施肥与采收技巧。

这种“脚下沾泥、手上沾土”的培训,不仅让干部练就了懂技术、会实操的硬本领,更让他们在与群众并肩劳作中,摸清了产业发展的堵点、群众增收的难点,构建起培训服务产业、产业反哺培训的良性循环。

“养牛要想长得快,青贮饲料配比是关键,再加入益生菌发酵,牛吃了不仅长膘快,还不容易生病……”在芒旺村肉牛养殖实训现场,村党总支书记、“土专家”陶文进用方言土语讲解“肉牛短期育肥法”,一旁的群众听得认真、记得仔细。

勐班乡党委打破“唯学历、唯职称”的师资选拔思维,以党员先锋模范为标尺,将熟悉乡土、懂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请上讲台。陶文进的肉牛养殖技术培训让群众有了信心,芒旺村的肉牛养殖户从2017年存栏不足30头发展到2025年三季度存栏800余头。

针对魔芋产业,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党员技术骨干与“土专家”组建“双师团队”,既传授种植管理技术,又分析市场前景,示范初加工工艺。2025年,全乡魔芋种植面积达2028.2亩,带动271户农户增收,形成玉米套种加林下种植的特色模式。

本报记者 胡梅君 通讯员 舒敏

  • 强基增效 长治久安

  • 精管善治 固本安民

  • 用好家门口的“红色课堂”

  • 领种百香果 带富一方人

  • 报头

  • 优质医疗服务送到山乡

  • “田间课堂”练尖兵

  • 基层干部应以“三劲”拒绝“三不”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