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元江县创新推动信访工作——

从被动受理到系统治理

近年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推动信访工作从传统的被动受理、个案化解向主动防范、系统治理转型升级,将信访工作从“末端处理”变为深度融入社会治理体系,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的系统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开辟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崭新实践。

今年7月,元江县一小区短时间内集中反映办理不动产登记证问题10余件,信访部门及时分析研判,向主管部门梳理转送有关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建议,主管部门及时向群众作出回复,说明情况,获得了群众的支持理解和认可,避免“小事拖大”。

元江县建立信访数据分析研判机制,通过对信访信息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扫描”和“诊断”,精准识别某一区域、行业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形成研判报告,为党委、政府防范风险、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元江县发挥信访后端倒逼前端、信息汇聚预警、矛盾调解化解的独特优势,从信访的角度出发,提前预判政策可能引发的矛盾,对县级重大决策开展评估并提出意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因决策不当引发的社会矛盾,变被动化解为主动防控,更好地实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与社会大局稳定的统一。2025年以来,信访部门对新能源、民生等领域10余个项目开展风险评估6次,提出意见建议20条,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各类风险隐患。

因远镇一小组3公里的进村道路多年来一直未硬化,203户760人出行困难,群众反映强烈。接到信访后,信访部门及时向主管职能部门反馈,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有效地解决了问题,目前道路硬化工作正在推进中。

为解决群众遭遇“踢皮球”或在不同部门间“来回跑”的痛点,元江县信访部门派人常驻县综治中心,整合信访接待、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法律咨询等多项功能,法院、检察院、司法等部门常驻联动,整合司法、行政、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资源,引入“两代表一委员”、社会工作者、法律顾问等力量,让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矛盾“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实现“访调对接”“访诉对接”的多元共治,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元江县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领导干部不仅“坐堂接诊”,还“下沉问诊”,直面群众,现场办公。每月4名县级领导到信访大厅定点接访,县、乡两级领导干部每月至少1次到信访接待窗口接访或到现场开展接访下访;村(居)委会干部随时下访接访、上门走访。

元江县对信访事项建立受理、办理、反馈、评价、归档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通过对办结事项的回访和满意度调查,发现“案结事未了”、某个领域信访事项群众满意度低的情况,信访部门及时介入、研判、督办和推动调整,通过真诚沟通赢得群众理解和信任,提升政府公信力。

本报通讯员 张聆莉 记者 李海球

  • 多一份陪伴 多一点安心

  • 开远:让乡村“家长夜校”充满爱

  • 报头

  • 从被动受理到系统治理

  • 织密老年人心理健康防护网

  • 盘龙区金辰街道建成16个“蜂享驿站”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