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昆明理工大学对香格里拉市开展体育教育帮扶——

为高原播撒种子培植新绿

昆理工帮扶老师为学生示范排球动作。

“长期以来,高原地区基层教育普遍存在专业师资欠缺、硬件条件差、体育人才培养断层等问题,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香格里拉市纳赤塘小学校长鲁志军说,“自昆明理工大学定点帮扶我们学校以来,这些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2023年9月以来,昆明理工大学以香格里拉市体育师资严重缺乏的学校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结合入驻学校需求和派驻学生运动专长,每学期派驻1至3名专业教师和20余名体育专业学生分别入驻香格里拉市第二中学、第三中学、建塘小学、红旗小学、民族小学、实验小学、纳赤塘小学、独克宗小学等10所学校,开展体育浸润行动计划。

《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出,力争通过三年的集中攻坚,实现怒江、迪庆和边境县(市)教育质量大提升、教育事业大发展。体育浸润行动计划是这一行动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明理工大学建立了“1+1+1”公益帮扶模式,以一套体系躬耕教坛、一批非遗焕新发展、一群赤子薪火相传,开展体育教学、教研交流、竞赛组织,设计“文化体验+体能训练”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文化课程,以及非派驻学校的巡回授课、师资培训等帮扶工作。

帮扶之路,先“交心”再“教学”。2023年昆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首批派驻带队教师张瀚中说:“我们帮扶的当地学校多实行长期寄宿制,学生们小小年纪就要与家人分离独立生活学习。作为帮扶老师,我们以自身擅长的体育为纽带,既做课堂良师,更做生活益友,将孩子们对体育的纯粹热爱融入成长的方方面面。”

三年级学生曲尼旺姆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交往。帮扶老师们便在体育课上鼓励她担任课间领操员、练习小组长,多次带她参加红色研学活动。在老师们引导下,曲尼旺姆主动加入校园广播站,并承担起“小小讲解员”的工作,多次承担革命遗址导览工作,并获得市级演讲比赛奖项。

昆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高原地区体育人才培养断层、“12岁即退役”的困境,昆理工联合昆明市体育学校、专业协会及优质中学、高校,探索构建“334”贯通式人才培育体系(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学),推动形成“培养—输出—回流反哺”的良性生态。经过选拔,香格里拉市12名优秀青少年体育苗子于今年7月来到昆明开启集训与研学活动,与昆明理工大学校队同吃、同住、同训练。在体育教育资源与文化课程的双重“浸润”下,努力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两年来,在117名支教师生努力下,在香格里拉市不同小学中组建体育社团或俱乐部36个、开展社团活动932次;组建20余支校队,策划组织54项体育比赛;开发特色体育课程12门,覆盖师生达3.6万人。一个个鲜活的数字,见证着体育帮扶从种子到绿荫的不断蜕变。

本报记者 舒珺珩/文 通讯员 董媛媛/图

  • 为高原播撒种子培植新绿

  • 元阳:“空中秋收”托起云端物流

  • 保山:“滇西云仓”开出特产快递

  • 让学生手上有技脚下有路

  • 报头

  • 锚定排头兵目标 凸显火车头作用

  • 古城区建成云南首个信用区

  •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取得新进展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