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手工技艺代代传

香格里拉尼汝村村民李琴纺织布匹。

今年58岁的香格里拉市洛吉乡尼汝村村民李琴,是尼汝藏族手工纺织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自8岁起跟着母亲学习纺织技艺,18岁时已经能独立编织生活服饰,到如今外出参展、交流技艺,李琴的一生,和梭、布、针、线结下了不解之缘。

尼汝藏族手工纺织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织造形式和“女织男缝”的特点。每逢节庆集会,尼汝村村民们总会穿上手工缝制的特色衣物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布匹的原材料来自牦牛、羊等,都是纯天然的。从剪羊毛、牦牛毛开始,织成一件物品要经过搓、蒸、纺、揉等十多个步骤,全程手工、耗时久、程序复杂,一个人织好一件衣物有时需要一年左右。”李琴介绍。

如今市面上有了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服饰,但李琴还是坚持用传统技艺为自己家人和亲朋好友纺织毛毯、坐垫、藏装、围裙等各种生活用品。“我们自己做的衣服,用料扎实、质量也好,穿在身上暖和舒服。外面买来的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李琴说,她会在业余时间教村民们编织的技术要领,还收了十多名学徒。“我想一直做下去,直到我做不动为止。毕竟我们的编织技艺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代表着我们的文化。我希望能教给更多的人这门技艺,将其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彭少杰 文/图

  • 千人共跳勒巴舞

  • 手工技艺代代传

  • 消费热潮扩大 云花加速出海

  • 报头

  • 萃色添彩绘新景

  • 德宏州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 旅居云南高质量发展推介会在弥勒市举办

  • 第三十四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暨第二届茶文化年会在临沧市举行

  • 昆明市图书馆与昆明剧院共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 “丝路星秀·光影嘉年华”活动在昆举行

  • 惠民有温度 保障有力度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