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鲁晓雨)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二批)》,向全国推广一批优秀实践案例。保山市仁寿门历史文化街区凭借其在公共空间微更新与环境提升方面的创新做法成功入选。
仁寿门街区围绕重点遗存开展周边环境整治,增加小型公共空间,修缮多处历史建筑与场所,并巧妙利用房前屋后、街边墙角等零散空间,打造出一批深受市民喜爱的“微景观”与“打卡点”。改造后,仁寿门街区居民休闲活动场所数量增加50%以上。
仁寿门历史文化街区位于保山市隆阳区太保山东麓,是保山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传统民居聚集区,于2022年1月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街区总保护范围达17.89公顷,核心保护区面积6.22公顷。作为永昌府城原有八座古城门中唯一留存的一座,仁寿门不仅是保山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彰显地方历史风貌的标志性建筑。近年来,隆阳区在严格保存街区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重点对保山日报社印刷厂、隆阳区电影院、保山市民族中学以及仁寿门本体等关键节点进行保护修缮,建成了既体现保山文化底蕴、又融合现代功能的特色街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