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香格里拉马铃薯科技小院——

繁育良种增产 人才助力振兴

科技人员走进田间。

“这几株马铃薯得了晚疫病,要尽快清除掉,防止传染。那边的长得还不错,说明我们采取的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措施是有效果的。”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马铃薯科技小院里,云南大学博士生吴永超熟练地将地里的杂草除去,并细致地观察马铃薯的长势。

迪庆海拔高、气候凉爽,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生长。作为迪庆的重要农作物之一,2024年迪庆州马铃薯播种面积约7万亩,产量约8万吨。为加快推进马铃薯提质增收,2024年2月,迪庆州农科院和云南大学共建了香格里拉马铃薯科技小院。科技小院依托云南大学科技人才和州农科院创新平台,深入开展马铃薯生物育种工作,建立材料筛选资源圃;推广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应用农机农艺融合、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等技术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打造千亩良种繁育基地及技术示范样板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年多来,科技小院内核心示范区马铃薯平均亩产提升了7%至10%,种植户年收入平均增加10%,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0%至15%,脱毒种薯覆盖率大幅提高,优质新品种推广面积持续扩大。香格里拉马铃薯种薯凭借优良品质、绿色安全的特点,市场认可度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科技小院附近的马铃薯种植户王茂林说:“以前马铃薯亩产不到1200公斤,运用科技小院的新品种、新技术后,亩产能达到2000公斤,并且具有良好的抗病性、抗逆性,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此外,科技小院定期为基层农技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本土种植能手和科技带头人;精心培育出一批科技示范户和示范经营主体,通过他们的成功试验和示范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使用新品种、新技术;累计培养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5名,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

迪庆州农科院院长斯那七皮说:“我们将继续搭建产学研用紧密融合的平台,让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让青年科技人才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成长成才,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彭少杰 文/图

  • 繁育良种增产 人才助力振兴

  • 峨山构建绿色钢铁产业链

  • 公布修订后的《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的办法》

  • 报头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李强会见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 高端要讯

  • 省委宣讲团在昭通市、怒江州、西双版纳州、省民族宗教委宣讲

  • 磨憨口岸中老青少年交流活动举行

  • 2025东南亚绿色能源应用技术培训在昆举办

  • 云南民航运输增长势头强劲

  • 昆明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发现岩石长期缓慢破裂新机制

  • 精准滴灌 点绿成金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