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体育·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云南竞技体育——

蓄势待发正当时

云南代表团在第十五届全运会赛场捷报频传。截至目前,云南代表团在本届全运会竞技项目中收获2金2银4铜,成绩令人鼓舞;群体项目表现优异,在群众展演舞龙舞狮项目决赛中,云南代表队荣获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实现参赛项目全部获奖;云南U20男足在点球大战中5:4战胜辽宁队,锁定第5名的成绩。

云南代表团多点开花,在赛场上展现了高原体育的力量、强劲的竞技势头和饱满的精神面貌,这一优异表现正是云南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全力备战 争取佳绩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云南组成762人规模的代表团,其中,运动员555人,教练员、官员及辅助人员207人,参赛人数较上届增加20%。在备战期间,云南各运动队从训练备战、参赛目标、科技助力、反兴奋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准备。

赛前,在云南省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游泳健儿们在教练指导下,围绕“高原强化心肺+平原提升力量”开展针对性训练。云南田径、自行车项目作为传统优势项目,在备战期间重点加强,在马拉松、跨栏、竞走等多个项目上具备冲金实力。

在位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境内的凤龙湾皮划艇水上训练基地,运动员们为全运会做最后冲刺。云南省女排引入科研团队和专业体能教练,针对队员短板进行精准补强,在避免受伤的前提下提升身体机能,全力备战全运会,力争取得佳绩。

参赛运动员的信心来自科学训练,通过高强度训练、战术优化和团队协作提升竞技水平。严谨的备战训练让运动员的技术稳定性和耐力得到持续提升,为赛场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线推动 协同发展

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中华表示,云南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以打造“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三大品牌为主线,全面推动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推动云南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云南省体育系统创新举措、务实推进,全力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目前,云南已形成以昆明海埂、呈贡、北教场、松茂四大体育训练基地为引领,各州(市)训练基地为补充的高原立体训练基地群,成为国内外体育健儿提升竞技水平的首选之地。

云南竞技体育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的成就,远不止于全运会赛场。

在国际赛场上,云南运动员屡创佳绩。巴黎奥运会上,云南本土培养的运动员刘浩勇夺皮划艇项目金牌,时隔12年为云南再次摘得奥运金牌;杭州亚运会上,云南选手揽获5金4银1铜。东京奥运会收获2银。累计国际赛场69金、全国赛场422金的成绩,彰显着高原竞技体育的全面崛起。

就连被视为“南方短板”的冰雪运动,云南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全国冬季运动会上,云南代表团摘得7金7银8铜,实现首次参赛即夺金。成功举办云南省首届冬季运动会,打破了人们对南方省份不能开展冰雪运动的刻板印象。

全面提升 打造品牌

面向“十五五”,云南体育已描绘出崭新蓝图。

省体育局副局长邢晋表示,“十五五”时期,云南将立足体育主业,服务“三大经济”,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云南方案”。

具体而言,云南将服务国家体育外交,深化体育国际合作,推动体育交流,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一带一路·七彩云南”系列品牌赛事影响力,构建周边体育交往新局面,助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云南将发挥高原比较优势,实施“三大球振兴工程”,完善竞技体育人才梯队,打造“高原训练胜地”。深化体教融合,加强新型体校建设,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链条,统筹各级青少年竞赛,打造精品赛事体系。

云南还将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体育产业。聚焦户外运动和赛事经济,力争到2030年,全省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达2000亿元以上。建设“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打造国家级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4至5个、省级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30个。

重点打造四季赛事乐园品牌,每年举办“跟着赛事游云南”系列赛事活动2000场以上,深化体育与文旅、教育、科技、医康养、乡村振兴等融合发展。

未来,云南体育将延续当前的良好态势,持续深化体育领域改革,做大做强高原特色体育品牌。在红土高原上,体育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新时代的云岭传奇,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迈进。

本报记者 尹朝平

  • 电动重卡迈入“一刻钟补能”时代

  • 云南女排小组赛迎来首胜

  • 云南女子三人篮球止步八强

  • 云南小将杨婷勇夺女子单人划艇银牌

  • 报头

  • 蓄势待发正当时

  • 妙语连珠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