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国内国际·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又上新

首次发现高能宇宙线新来源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 刘祯 吴晓颖) 接收“天外来信”,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又有新发现!

11月16日,“拉索”发布最新科学成果,表明由黑洞与伴星相互作用形成的微类星体是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可将宇宙线加速至“膝”及以上的高能量,为揭示黑洞在宇宙线起源中的作用提供重要观测证据。

此次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国际研究团队完成,相关论文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英文版)和《科学通报》(英文版)上发表。

什么是宇宙线?

宇宙线是来自外太空的带电粒子,主要成分为各种原子核,被称为传递宇宙大事件的“信使”。但宇宙线尤其是高能、超高能宇宙线的起源一直是待解之谜。

在宇宙线的能谱(宇宙线数量在粒子能量上的分布)上,有一个关键转折点,大约在3千万亿电子伏处,宇宙线的数量会突然急剧减少。这个拐点因为形状酷似人的膝盖,被形象地称为“膝”。

“拉索”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曹臻院士介绍,以前科学家们主要认为,宇宙线来自超新星遗迹,也就是大质量恒星爆炸后的残骸。但是观测和理论都显示,它们很难把粒子加速到“膝”及以上的高能量。

如何探寻宇宙线?

由于宇宙线粒子带电,在传播过程中会受磁场影响而“拐弯”,所以无法直接根据宇宙线粒子行迹找到其起源天体。不过,当宇宙线与星际物质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高能伽马射线却是不带电的,可以在太空中保持“直线飞行”。

“这些高能伽马射线就像宇宙线在银河系内留下的‘足迹’,通过它们,科学家可以反推出宇宙线的加速源位置,为寻找宇宙线起源天体提供重要依据。”曹臻说。

“拉索”做了什么?

“拉索”此次的发现直接指向了一类宇宙中的特殊系统——微类星体。处于双星系统中的黑洞,凭借其强大的引力不断吞噬伴星的物质,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物质会以喷流形式被喷射出来,这种有吸积也有喷流的黑洞就是微类星体。

此次研究中,“拉索”首次捕捉到来自五个微类星体的超高能伽马射线信号,结合“拉索”精确测量出的宇宙线能谱,研究人员发现产生这些伽马射线的粒子能量正处于宇宙线能谱的“膝”区。

“这表明,银河系里存在多种‘粒子加速器’。微类星体具有明显高于超新星遗迹的加速极限,能达到‘膝’的能量门槛,成为高能宇宙线的新来源。”曹臻说。

作为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目标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拉索”此次新发现,不仅破解了困扰学界多年的宇宙线“膝”形成之谜,更是第一次在观测上将“膝”结构与具体类型的天体——黑洞喷流系统关联起来,为理解宇宙的极端物理过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 架起中非交流桥梁 书写教育合作新篇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前10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9.5亿人次

  • 报头

  • 首次发现高能宇宙线新来源

  • 高市早苗言论对台有害 台湾问题不容外部势力干涉

  • 日本最大在野党批高市早苗“言论越界”“认知不足”

  • 文化和旅游部提醒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

  • 新乡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释永信批准逮捕

  • 狮子座流星雨18日凌晨迎来极大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