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华宁县华溪镇的华宁惠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柑橘分选加工车间内一片繁忙,机器与工人协同作业。该公司采用“分选厂+种植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进柑橘产业链式发展,产品远销俄罗斯、朝鲜等国。
近年来,华宁县抢抓国家和省市重要政策机遇,坚持把助农增收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在联农带农上狠下功夫,引导支持经营主体与广大农户通过产业联动、就近务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等多种方式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华溪镇独家村以“村党组织+企业+村集体+农户”,成立村办现代农业服务公司,于2022年5月底与云南华宁邦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新建柑橘分选厂。通过村企融合发展,多元增收,不仅实现了让村集体经济活起来,也让人民群众富起来,2025年10月独家村村委会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7.44万元。通过探索“土地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2025年,华宁县流转土地66609亩,土地流转租金每亩每年800至3000元,收益达5480万元,让土地“流”出了活力,“转”出了效益。
同时,华宁县通过“党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站+人力资源公司”,聚焦提升农民素质,着力打造“华宁柑桔人”劳务品牌,推动传统农民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产业工人,将务工“游击队”变为产业“正规军”,形成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农民就业增收的良性循环,走出一条“人产融合”发展新路子,推动了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促增收。2025年,华宁县农业企业党支部数达到12个,带动发展产业工人9529人,通过产业工人带动就近就业5.14万人,产业工人薪金每月3500至8000元。
下一步,华宁县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充分挖掘农业生产、自然生态、旅游文化等资源优势,找准联农带农切入点和突破口,因地制宜、探索实践适合本地区实现企业盈利和群众致富互利共赢的机制模式。
本报记者 王剑钊 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