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
第06版:观点 视点·监督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
大观微议
善用回收机制治理浪费

    张全林

    日前,共享单车平台哈啰出行宣布,截至2019年6月,该企业已回收再生处理车轮超50万条、车篮超25万个、车座近7万个。这也是哈啰出行连续第二年公开单车回收再生处理情况。

    作为重要绿色出行方式的共享单车,在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也给市民带来了一些烦恼。废旧单车乱丢乱堆、残车无人问津,不仅给市容市貌添了堵,也造成了新的污染。其实,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关键是投放企业要切实负起应有责任。

    在这方面,哈啰出行带了个好头。据介绍,该企业从2016年9月成立之初就提出单车全生命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在车辆“设计、生产、投放、管理、回收、再生”等单车全生命环节贯彻国际循环经济“3R”原则,在单车的全生命环节尽可能地优化资源利用,减少浪费,也为垃圾回收、垃圾减量提供了可以复制推广的范本。

    显然,在垃圾减量问题上,依靠少数企业的“绿色觉醒”势必难如人意。如果能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杠杆管住生产厂家、运营企业,自然市面上就少了诸多浪费型垃圾。

    通过实施在发达国家已成功应用的“谁生产谁善后、谁经营谁处理”制度,实现垃圾最大限度减量,应该是一个最佳选择。比如:废旧单车是企业投放的,其造成的外部环境成本理应由企业消解;外卖餐盒是由餐饮企业衍生的,理应由餐饮企业承担相应责任。撬动这一循环经济机制,从源头上开始解决问题,想必有助于垃圾减量。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