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9月27日 星期五
第09版:云关注·怒江特刊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19年09月27日 星期五
打造幸福新家园

    9月的泸水市,仍然高温炙热。在上江镇城墙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栋栋崭新的楼房里,工人们冒着酷暑紧张劳作。

    城墙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总建筑面积259000余平方米,计划安置9951名困难群众,内含幼儿园、小学、医院、民俗中心、物流中心、商业街等配套公共设施,是一个融休闲步道、景观游园、健身广场等一体的多元化搬迁安置小区。

    省建投集团怒江泸水项目指挥部与各参建单位上千名建设者发挥高原铁军精神,克服了保通、施工等各种难题。争工期,赶进度,保质量,帮助怒江州打造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宜居宜业新家园。

    “建设高质量的移民安置小区,不仅仅是关系到怒江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更是我们建投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泸水项目指挥部杨跃文说,按照集团公司的交房标准和“施工方案先行,实体样板引路”的理念,他们建立现场质量实体样板区、安全体验馆,统一施工流程,统一规范。1250名管理人员、工人节假日加班加点,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上下一心赶工期,抓质量,精心打造怒江扶贫搬迁样板工程,早日让怒江搬迁群众住上安全舒适的好房子。

    施工高峰期,城墙坝安置点现场的工人多达3000余名。高原铁军以5天一层楼的速度,书写怒江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史奇迹。

    每天清晨,村民胡周妞穿戴整齐,拿着工具,清扫工地卫生。她在城墙坝工地务工已一年多了。“这个建筑工地很‘讲究’,有专人搞卫生,还有洒水车每天洒水,到处干干净净的。”胡周妞乐呵呵地说,在家门口打工,每个月4000多元的收入。

    吸纳当地群众就业,让他们在本地就能务工、学习技能本来就是云南建投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的善举和长远之举,像胡周妞这样的当地务工者,城墙坝安置点建设吸纳了200多名,项目建设步伐快了,群众务工增收学技术的梦想也实现了。

    2019年6月底,城墙坝安置点楼体完成封顶并进入全面装饰装修阶段。

    2019年9月8日夜,城墙坝整体进行通电照明试验。璀璨灯火中,一座崭新的新居在美丽的怒江之畔拔地而起。

    “2020年春节前,9951名搬迁群众就可以搬迁入住,过上美好新生活。”云南建投集团怒江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易地扶贫搬迁总指挥长祁锐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李胜梅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