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红 最近,杭州的一位教师火了。这位教师从教26年,批改作文至少要看5遍,平均每篇的评语在300字左右。他批改作文的认真程度就像是自己在写论文,字斟句酌,点评极其认真。学生们细细品味,如获至宝,受益匪浅。 在很多人的成长记忆中,大概都会有这样的场景。捧着作业本上老师的评语,翻来覆去细细品味,被表扬了会心生欢喜,被批评会垂头丧气,得到老师的鼓励会信心倍增。尽管当时的情绪不一,偶尔还会感到一些压力,但是多年以后回忆起来,总是会对老师心怀感激。 这位老师的班上有36名学生,每篇评语300字,意味着他每次批完作业就要写超过一万字,所付出的精力和心力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对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不是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又如何能做到数十年如一日呢? 我们点赞这位勤勉敬业的教师,既是表达对敬业者的尊重,更是呼唤为师者初心的回归。教育是心与心的往来。在当今社会,技术的更迭日新月异,多媒体甚至在一定范围取代了原来的板书模式,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当前我们被万字评语折服、给粉笔板书鼓掌,实质上是在呼唤更多老师真正负责地去贴近那些可爱的灵魂,用心去浇灌那些初生的小苗,带领孩子们去领略更广阔的世界,收获更加丰盈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