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5月02日 星期六
第03版:读 书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2020年05月02日 星期六
新书推介
道尽人间浓厚情
——散文集《一路风景》读后 南 山

    彝族作家毕自荣的散文集《一路风景》(德宏民族出版社2019年5月版)近日出版。书中开篇《人生如旅,一路风景》,我以为是全书的提纲:要“在欣赏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才能得到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世界之所以美,就在于它有缺陷,就在于它有希望,就在于它有想象”,作者用寥寥数语就把他对世界的认知说得很明白: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只在乎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全书围绕“一路风景”展开了叙述,像《永远的红十字保健箱》《妈妈永远在我身边》《大山的启迪》《我的山寨我的家》《女儿国的夜晚》《醉爱巴厘岛》……等等,都是作者心路历程的描绘,像一幅幅照片一样生动,正如作家所说的,走到哪里写到哪里,走到哪里拍照到哪里,是“触景生情,因情赋理。静心谛听与凝神捕捉”。

    毕自荣出生在弥勒西山的阿细大山里,从他的《阅读父爱》《我的山寨我的家》等篇章中可以看出,他的出身环境对其成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父亲从小吃过没文化的苦,所以有立志办学的愿望,这也让作者自小就有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在《三间瓦房》一文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描写:松毛火照着18颗黝黑的面孔,18条汉子36只眼睛只盯着那块石碑发呆,他们一字不识,没有成家的父亲愤怒地对着原始森林,也对着自己的灵魂,更对着自己的伙伴大声喊叫:将来不为我儿子识文断字誓不为父……”一个活生生的父亲形象呼之欲出,朴素而感人。书中还有许多描写故乡的篇章,尤其是第二辑《大山情怀 立体诗歌》,每一篇都是乡愁的见证,我最难忘的《我的山寨我的家》《故乡的热土》《三间瓦房》《回到山寨》等篇章,当年都是刊载在《云南日报》《红河日报》《当代写作》《云南少数民族作家作品选》等报刊、书籍上,再次重读还是感觉格外地温暖,亲切,就像作者本人在《我的山寨我的家里》说的:回家,为漂泊的心灵充电。回家,当是一种归属。

    退休后毕自荣钟情于旅游。九寨沟、涠洲岛、济州岛乃至于印尼的巴厘岛、英国的康桥,每一个地方无不留下他深情的文字,一种跨地域写作的风格也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他到朝鲜后写的鸭绿江,其文字的宽度和长度让人耳目一新,看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不是空吼出来的,关键是要去实践,去行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走走,多看看,方能重新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

    “创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写出什么样的句子;你是什么样的命运,就会捧出什么样的作品。要改变你的语言,首先要改变你的生活。”这是著名作家李修文说的。我认为这对于激励毕自荣的写作很合适,与共和国同龄的毕自荣,在文学写作上一直砥砺前行并收获着果实,《一路风景》全书中的91篇作品就是他努力写作的见证,对文学的热爱让其在写作的溪流中不时跳跃出一簇一簇的浪花。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