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生态良好、环境优越,全市4个县成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5个县被纳入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国考县。普洱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国十佳绿色旅游城市”“中国天然氧吧”“中国康养城市”,走进普洱就是一次生态之旅、洗肺之旅。 普洱4.5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森林覆盖率达70%,建成自然保护区16个,占普洱国土面积的20.1%。90%以上的生态系统类型和80%以上的珍稀濒危物种得到就地、近地保护,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达7429.87亿元。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标准12倍多,天蓝、地绿、气爽、水净是普洱的“标配”,绿色生态是普洱最耀眼的品牌和最大的亮点、卖点、营销点。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普洱市严格管护公益林、天然林、自然保护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每年减少天然采伐限额,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蓄积量均居全省第一。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风险管控目标,坚决打赢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国土空间管控,严格执行“三线一单”制度,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2019年全年,PM2.5浓度24微克/立方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41.5个百分点,全年未发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纳入国家、省级考核的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0%,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土壤环境总体安全清洁。 本报记者 沈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