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6月20日 星期六
第06版:读书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6月20日 星期六
新书推荐
一部地方知识的文学书写
——评《花米饭》


    王海东 

    在《花米饭》这部作品之中,作者王定才借助文学的载体,展现出布依族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生存形态,并阐明随着国家的强大,布依族人民生活逐渐富足,社会欣欣向荣的社会发展逻辑。把时代中的人物、家庭、族群和国家的共同命运勾画出来,使得“命运共同体”具有生动、充实和丰富的内容。

    众所悉知,布依族为云南多民族中的一员,而“米饭”则更是习以为常,无人会以这一普遍知识去凸显一个民族,但作者却与众不同,正是从这一被人忽视的日常生活之处开启布依族的地方性知识宝库。稻米为人类的三大主食之一,分布极广,其种植、收获、制作及食用知识丰富且通用,但是布依族的“花米饭”在制作、食用和祭祀的过程之中,有自身特色,足以成为地方性知识。

    “花米饭”藏匿着布依族的历史、习俗、生活、交往、信仰和希望的灵魂。这是进入其文化历史传统的钥匙和必经之路。花米饭的制作工序复杂,先筛选上好的糯米淘净晒干,染色材料取自山林植物,是大自然的馈赠;择相应植物熬成红、黄、蓝、橙、黑等颜色,而后将米浸泡各色染料之中,这是一个民族古老的智慧和技艺;待色入米内,米色全变,再取出米、淘洗、蒸熟,便可食。色美、味香、软糯的花米饭,乃招待宾客和祭祀的上等物品。其中蕴含的意义更为非凡,多种颜色为传统阴阳五行文化的呈现,辛苦的耕耘、愉快的制作场景、礼尚往来的社会交往行为,都逐渐显现出来。而其来历,更表明了布依族的起源、发展的历史,睦邻和谐,族群友好相处,共同庆祝节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幸福的生活。一个独特的族群生活画卷跃然纸上。

    不过,作者并没有就此停下思想的彩笔。他耗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了云南、贵州、广西及四川的布依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记忆、抗战血泪史与人物事迹,以之为“基本色素”,运用小说的文学手法,虚实结合、精心构思、细腻刻画,使布依族的“地方性知识”更加充实、灵动、完整。又因其为布依人,且为布依学研究专家,故而熟悉家乡的一切,又满怀深情,自觉地担当建构与传播布依学的重任,所以更优于“他者”式的民族志描述,作者的这种文学性描述,既有深雕细琢,局部的细描,也有整体性的全描,还有对描述背后的意义进行思考的“深描”。

    因此,在他的笔下,布依族的民俗、风情和日常生活,都带着朴素的生活气息出场。而由这些特殊的单个的民族符号,形成一个独特的整体的民族精神风貌,于是一幅鲜活的民族生活画向读者次第打开。于此而言,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布依族生活图。

    通览作品,我们不难察觉作品之中,还隐藏着另一个时间性的主题,表明布依族的发展道路,虽然曲折,但是前途光明,未来可期。作者并不甘于收集材料,拼接、描述布依族的生活画卷,还尝试着构建一个历史性的逻辑。布依族的发展史,虽然艰难,经历了许多苦难,尤其是抗日战争,民众浴血奋战,牺牲惨重,但是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与好转,各民族都实现了安稳、和谐、发展与繁荣的美好生活。一轴宏富的历史画卷,在他通俗易懂的妙笔下,实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规律的必然性不容忽视,故而,此书从一个侧面描绘出民族精神的历史脉络。

    如是而言,此作不仅描述出一幅生动灵活的族群生活画,提供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布依族地方知识谱系,还历史性地描述出布依族的发展道路,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地方华章,期许美好的未来。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