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
第06版:读书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
雁语书香
世事与学理的自然交融
——《沽酌集》读后


    彭忠富

    关于如何读书,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有些书没必要读完。作家止庵认为,有些书没必要读;有必要读的就应该读完。读书之道犹如交友,首先在于挑选。有人“胜友如云”,也有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止庵的看法我完全赞同。单就中外名著而言,如果我们每一本都能精读一遍,那得花不少时间。事实上,把《红楼梦》《西游记》等四大名著精读过的读者都不多,更别说阅读其他经典著作了。

    其实读书不必求多,而是享受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的乐趣。以《水浒传》为例,从能识字开始,我就开始阅读《水浒传》了。遇到那些深奥古雅的语言,自己一时理解不了,就囫囵吞枣般地跳过去。后来随着年龄渐长,又从头开始阅读,每一次都有所得。及至后来,总算明白了“少不读水浒”的含义。止庵在《自说自话》中谈到儿时读书经历时说,他小时候读书的机会很少,“邻居家有部《水浒传》,一借再借,我前后读了二十几遍,和二哥谈起一百零八将的绰号、星宿以及哪回登场,谁引出他,他又引出谁,简直如数家珍。”

    在反复精读《水浒传》等经典的过程中,止庵也逐渐成长起来。他开始写小说、随笔和书评、书话,先后有《惜别》《画见》《周作人传》《神拳考》《樗下读庄》《老子演义》《插花地册子》等著作问世,并编订周作人、张爱玲作品。止庵本名王进文,一九五九年生于北京。他最近出版的《沽酌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版)收录了《朱安的意思》《散文漫谈》等54篇文章,大多与书有关,或是书人书事,或是书评随想。书中既有对周氏兄弟、张爱玲、废名、钱穆等现代文学作家及其作品的品评与考据;也有对日、法、俄等外国文学、历史、艺术作品的赏读;更有说“文心”的篇目,兼谈作者买书、读书、写书、编书的心得。

    关于本书书名,止庵在原序中谈到,他取这个题目是打个比方,他认为买书来读的其中意味,与沽酒自酌约略相近,总之是自得其乐。至于偶尔写写文章,到底还是余绪,好比闲记酒账而已。至于书评,止庵谈到他由于上大学没念过文科,没有得到系统读书的机会。所以现在写书评,只能谈感想,不能作评论,因为“参照系数”不够。感想当然也是一种评论,但是没那么严肃,也不求全面。他压根儿没打算就书论书,不过由此寻个由头,说些自己的话罢了。这当然是一种谦辞。止庵的文章从古到今,不论中外,臧否人物,漫谈世事与学理,舒展自然中见性情,内敛平淡中见积淀,很好地诠释了“把阅读视为对于真理和创造的一种认同过程”的阅读观。

    以周氏兄弟为例,止庵对于两人的著作都下过不少功夫。在《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一文中,止庵认为鲁迅对于自己的创作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才会认为某些人的批评并不恰当。因此他树立一个原则:“我每当写作,一律抹杀各种的批评。”此外,止庵认为周氏兄弟二人的差异之一是美学上的。哥哥激越,弟弟沉郁,哥哥长于审美感受,弟弟偏重人生况味。他们的作品都对止庵有重大影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